正文 第48章 市場經濟以義取利(11)(3 / 3)

嚴重1919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與鄧演達同赴廣州,追隨孫中山先生,被任命為黃埔軍校學生總隊長。

由於他嚴於律己,深得全體師生敬佩。一次,孫中山先生擬召開黨務會議,分配給黃埔軍校幾個代表名額,由師生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結果嚴重得的票最多,蔣介石感慨地說:“看來嚴立三(嚴重)在學生中的威望,比我當校長的還要高呀。”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後,密令“清黨”。嚴重的好友鄧演達秘密醞釀反蔣,致電嚴重,詢問對國民革命的態度,嚴重複電:“革命尚未成功,國共兩黨應團結一致,完成國民革命的大業。”

8月,共產黨舉行“南昌起義”,蔣介石命令嚴重率部進軍南昌,嚴重遲遲不前,引起了蔣介石的猜忌。嚴重於是急流勇退,隱居廬山太乙村。

當時有黃埔學生當麵問嚴重:“老師如何掛冠而去?”

嚴重回答:“寧漢分裂,令人痛心疾首。南京大開殺戒,傷我民族元氣;武漢大張撻伐,又何嚐不是激波揚浪?我怎麼能夠和他們同流合汙?”

嚴重在太乙村的日子過得很清苦。有一段時間,陳誠將嚴重任軍政廳廳長時期的薪水彙給他,嚴重回信說:“我沒有做工作,不能接受俸祿。”並將款寄回。蔣介石數次派人送錢給他,皆被他回絕。嚴重自己種菜,自己砍柴,自己呚飯,堅持自食其力。

有一次,嚴重的學生宋瑞珂上山拜見老師,中午,鄰居送來幾個棕子,每人吃幾個,算是一餐。後來,宋瑞珂再次拜謁時,嚴重煎麵餅,宋瑞珂燒火,既無菜又無湯,以茶咽餅。後來,宋瑞珂托人給嚴重捎去50元錢,嚴重代宋存入銀行。

嚴重在廬山一住就是十年。1939年日寇鐵蹄踏入中原,民族危機空前加劇。嚴重激於愛國義憤,“知其不可為而為”——代理湖北省政府主席。在組織軍民力量積極抗日救亡的鬥爭中,他心力交瘁,於1943年病逝於恩施。

一個人必須看重自己,而不是富貴功名,才不致使自己屈從於功名富貴;將金錢利益看得很輕,才不致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將物質享受看得很輕,才能不致使自己貪圖享受。

古人曾說過:“聖人不愛自己,聖人不貴重自己,聖人不為了自己。”這也可以說是對管理者的訓誡。老板們隻有不貪圖享受,不為個人私利蒙蔽雙眼,才能有所成就,才能讓所有的人為之感動。

好老板必然好學

儒學是十分重視學習的,他們把學習看成人生的一件大事,是人類知識傳承的必要手段。強調要學習各方麵的知識,不但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向一切有知識的人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

論語開宗明義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指,學習到了知識並且經常去複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很高興的事情嗎?孔子把獲得知識,看成人生的一種樂趣。人隻有不斷地學習,改造自己,升華自己,才能獲得一種完美的品格。因此,這應該是一種樂趣,是人生的大事。

眾所周知,人類發展至今,已經進入了高度知識化、信息化的時代,要在激烈的商戰中立於不敗之地,隻有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己,盡可能多地學習專業的及相關的知識,盡可能多地從各個方麵獲取信息。學習,對於每一個經商者來說,應該是每天的必修課。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丹尼爾·貝爾、彼得·德魯克等人認為,超工業化的社會即將到來,在這一時代裏,知識將取代資本,成為社會上最重要的資源。這種新觀念,大博日本商界的歡迎。本來,自古以來日本的傳統觀念,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知識高”。外國人用新式語言表達出來,隻是使日本人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傳統觀念。不少經濟學專家和企業研究者認為,好學,正是日本老板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取得非凡成果的原因。

作為二戰後的戰敗國的日本,一邊繼承了自古以來便傳承不絕的儒教倫理,同時也取其精華地將美國的政治形態和企業經營中的卓越部分,完全吸收過來。於是,日本漸漸發展成為一個以儒教倫理和資本主義作為經營方式的國家。日本之所以有今天奇跡般的經濟增長,它的秘密便在於日本人有舉世罕見的讀書癖好。日本人的成功,可說是因為他們愛讀書的國民性所導致的。

日本人的好學可由以下一些事例說明:一天之內就算出版上百本新書,也不夠一億多讀書人口的消耗;小孩子們幾乎個個上補習班,簡直像掉進了考試地獄一般;上班族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經濟走向,也都向許許多多的研修學校報到;家庭主婦也積極地參加各種講座,學習各種技藝。知識界的人們,更標榜“學習生涯”,拚命地讀書。即使在上班搭電車時,幾乎都是書不離手,日本人根本就是一群齧書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