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零距離接觸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1 / 1)

徐建亞

剛接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年級組長就指著點名冊上一個叫於一丁的男同學,說他在小學就有“於瘋子”的外號,三天兩頭打架。雖然新生登記表上寫了父親母親的聯係方式,可父母早已離婚,他跟爺爺奶奶住。有一次我聯係好去家訪,是於一丁接的電話,說他們就要出去,我沒有去成。暑假裏組織的一次《認識你我》的新生主題班會,於一丁很活潑。教導主任在巡視後告訴我,於一丁上課時在座位上跳上跳下,要注意他。

開學前發新書,我叫幾個同學來搬書,並把新書發到每個座位上。我特意叫上了於一丁,一米七五的個頭,非常強壯,肚子上還有一圈圈肥肉。他搬書時力氣特大,一頂三,一大箱子肩上一放就噌噌地跑了,不一會兒又滿臉是汗地回來。感覺還不錯,特豪爽的男孩。

開學後先是軍訓。他看來是很喜歡,每天第一個到校,問他怎麼不多睡會,回答是天氣多熱,睡不著,而且前一晚吃得太多了,睡了一大覺還沒消化。軍訓時總是樂得哈哈大笑,說他最喜歡鍛煉身體了,出力氣的事情都樂意做。軍訓時同學們都累趴下了,但教室裏的衛生還要檢查,於一丁跟我告狀:“他們那樣用腳踩拖把做不幹淨,應該用手攪幹,但需要一個同學幫我,就可以把教室拖得地麵見白。”用手擰拖把,沒有人願意幹。結果那天他自告奮勇留下來,把全部的值日生都勸回家了,獨自留下幹到天黑,他自豪地說:“小學裏,教室的拖地都是我包的。”

他又說中午分菜時,有七個同學都把雞腿給他吃了。下午的點心是香蕉,他吃了七根香蕉。不過有一天放學時於一丁沒有交完作業,他一聽放學鈴響就跑了。我聯係了他家裏,過了半個小時,於一丁氣喘籲籲地來了,很生氣地問是什麼作業,剛到家連茶還沒喝上一口。他不肯補。這時,他媽媽來了,於一丁沒說幾句話就哭著爭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軍訓時他的胃口之大讓同學引為笑談,他被美稱為“魚頭”。他很憤怒。中飯時,於一丁正在吃四五份雞腿,隔壁班同學走過,說“怎麼像豬一樣會吃”,還叫來同學圍觀,後來教室滿牆滿地都是嘴裏噴出的飯粒碎末。後麵一天,當他打飯時,飯桶裏已沒有多少飯,而後邊還有幾個同學,我就說:“於一丁,你飯量大,讓這幾個同學先打,你跟我到別的地方去打飯吧。”沒想到於一丁堅決不肯,犯強了,飯勺奪來奪去,結果,肯定是我取得了勝利。但實際上我這一次是徹底的失敗了。他說老師不公平,他們不要飯的給那麼多,要打飯的偏偏不讓打。當時我見他強在教室外,不去吃飯,也不進教室,還咚的一聲把半桶湯倒了一地。我氣急了,就聯係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倒是很誠懇地跟我交流於一丁的情況,說於一丁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寵得很,在家裏什麼都慣著他,他們要管教他都會被罵回去,真是沒法教。讀小學時,他是決心管過的,但是周六周日到爺爺奶奶家一過,又不行了。父子倆長得挺像。

於一丁有事沒事就找我聊天。於一丁是孤獨的,他需要一個朋友。

他父母除了每月給他幾十塊零用錢,很少跟他說話,爺爺奶奶呢,他說又很煩,什麼回家有點遲,什麼路上蹭破一點皮,什麼衣服拉鏈壞了都要“煩”上半天,同學呢,對他“敬”而遠之,借支筆什麼的都不肯,也不肯與他討論學習,下課也不跟他玩。難怪他上課沒興趣就要搖椅子,不停地開關窗戶,把窗簾拉來拉去,無趣時用水瓶來打水槍,把餐巾紙撕成碎片來天女散花,快下課時,他就開始看著教室後牆上的鍾開始倒計時。下課鈴聲一響,就往外跑,若碰上老師拖堂,就很不爽了,因為他吃得多急著上廁所。同學不跟他玩,他就把一個個小同學抱來抱去表示他的力氣大了。

對於一丁的教育仍在繼續,他有什麼話都願意跟我講。什麼他爸爸想跟一個阿姨結婚,他們全家反對,整個家族五個舅公四個姨娘的話他爸爸不能不聽,他撮合爸媽複合。上學雖然經常受批評,但他在班上還是開心的,有得玩,一回爺爺奶奶家,就不舒服了,要複習英語,聽寫、默寫,腦袋都大了。班裏同學很少有他佩服的,要麼頭腦發達四肢簡單,要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西湖農產品博覽會上買來的新薯片他很喜歡吃,哪裏的小籠包子特便宜但不好吃,哪裏的複印費最便宜,他都知道。

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七情六欲畢現,他沒有遮掩,沒有掩飾,他想到什麼都顯山露水地說出來,他的情感沒穿外衣,他也許有些問題,但他是裸露的、坦誠的,是好交往的。未來社會需要這樣外向型的孩子,甚至在群體環境中,這樣的人會更受大家歡迎。現在,他在我們主持的環境裏,也許有些難辦,但教育是長期的事,是人格形成和交往習慣形成的事,是對他們一生的成功負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