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巨富洛克菲勒是這個信條虔誠的遵守者,節約在他的一生裏都是很明顯的。
洛克菲勒早年在一家大石油公司做焊接工,任務是焊接裝石油的巨大油桶。要焊接就會有焊條的鐵渣掉落,他細心地發現他每焊接一個油桶要掉落的鐵渣每次不多不少正好是509滴。他想,要焊接那摞得像山一樣的油桶要浪費多少焊條呀!於是他改進了焊接的工藝和焊接的方法,讓每次滴落的鐵渣正好是508滴。這樣,這家大石油公司全年的節約資金是5.7億之多!而洛克菲勒本人也因此獲得了一次極佳的晉升機會。
當他有了一些積蓄的時候,他開始自己創業。由於剛開始步入商界時,經營步履維艱,很快就花完了他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錢。於是他冥思苦想怎樣發財,卻苦於沒有方法。一天晚上,他從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推銷一種發財秘訣。他為此高興極了,第二天急急忙忙到書店去買了一本。他迫不及待地把買來的書打開一看,隻見書內僅有“勤儉”二字,就再沒有任何內容了,這使他大為失望和生氣。後來,他反複考慮這個“秘訣”的“秘”在哪裏?起初,他認為書店和作者在欺騙他,一本書隻有這麼簡單的兩個字,他想指控他們在欺騙讀者。後來,他越想越覺得此書言之有理。確實,要想發財致富,除了勤儉之外,沒有其他辦法。這時,他才恍然大悟。此後,他將每天應用的錢加以節省儲蓄,同時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計地增加一些收入。這樣堅持了五年,積存下800美元,然後將這筆錢用於經營煤油。在經營中,他精打細算,千方百計地將開支節省,把贏利中的大部分儲存起來,到一定時間再把它投入石油開發。照此循環發展,如滾雪球一般使其資本越來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經過30多年的“勤儉”經營,洛克菲勒領導的公司成為北美最大的三個大財團之一,其財團下屬的石油公司,年營業額可達1100多億美元。
努力掙錢是開源,設法省錢是節流。巨大的財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時也需要杜絕漏洞才能積聚。
洛克菲勒成為億萬富翁以後,他的經營管理也是以精於節約為特點的。他給部下的要求是提煉一加侖原油的成本要計算到小數點後的第三位。每天早上他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門將一份有關成本和利潤的報表送上來。多年的商業經驗讓他熟稔了經理們報上來的成本開支、銷售以及損益等各項數字,他常常能從中發現問題,並且以此指標考核每個部門的工作。1879年的一天,他質問一個煉油廠的經理:“為什麼你們提煉一加侖原油要花19.8492美元,而東部的一個煉油廠幹同樣的工作隻要19.849美元?”這正如後人對他的評價,洛克菲勒是統計分析、成本會計和單位計價的一名先驅,是今天大企業的“一塊拱頂石”。
到了老年,有一天,他向他的秘書借了五美分,當洛克菲勒給秘書還錢的時候,秘書不好意思要,洛克菲勒當即大怒:“記住,五美分是一美元一年的利息!”由此可見他對於金錢的節儉和計算真是精明。
11.14 經濟自立與儉約精神
猶太人雖然是一個小的種族,但他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秘密之一就是他們在經濟上的自立精神。猶太人在飯後唱的祈禱文中有這樣的話:
“上帝啊,製止我們從別人那裏借錢和領受禮物吧!讓我們借助你那寬大神聖的雙手吧!無論在哪裏,我們的行為都不會使您受辱。”
猶太人把尋求別人的幫助視為恥辱。不論多麼貧困,不論怎樣在低穀裏掙紮,仍然保持這個意識,以鮮明的獨立精神繼續生活,這就是猶太人的麵貌。否定對他人的依賴和順從,獨立地生存就是猶太人靈魂的根源。猶太人明白,要想取得獨立和自由,必須學會忍受貧窮。所以,有很多猶太人拒絕政府的生活保障,過著十分貧苦的生活。即使這樣,他們也決不向貧窮妥協,而是不斷地嚐試怎樣重新站起來。這就是猶太人和其他小種族的區別。
猶太人亞伯拉罕·拉姆是一個實業家。他在孩提時代就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和其他剛剛來美的猶太人一樣,他的父母當時也是身無分文。但是他勤勉刻苦,最後擁有的財產可以讓他一生衣食無憂。他在好萊塢有一所漂亮的公寓,在那裏,他和妻子二人過著悠閑自得的生活。有人拜訪過他。
“亞伯拉罕·拉姆,你是怎樣賺到這麼多錢的?”
“沒怎麼樣啊!不浪費就可以做到了。”
一般人認為猶太人十分小氣,事實上並非那樣。他們在應該花錢的地方從來不吝嗇,比如在教育和慈善事業或是具有互助性質的公用事業上,他們出手往往十分大方。要做這些事,他們平時當然要節省一點了。吝嗇鬼是對金錢吝嗇,而猶太人是對奢侈的東西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