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猶太商人關於生意的10則忠告(2)(2 / 3)

有一天,一位弟子問巴爾·謝姆·特夫拉比:“老師,你曾經說過,到處都有真理,那麼,真理這種東西是否就像馬路上的小石子,那麼平常,那麼多呢?”

“正是如此。”巴爾·謝姆·特夫回答:“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撿到真理。”

“大家為什麼不去撿呢?”弟子繼續問。

這時,巴爾·謝姆·特夫回答:

“人要撿拾像小石子那麼多、那麼小的東西時,必定都要彎腰,但是人是很難彎腰的。”

“巴爾·謝姆”是對神授予特殊力量的人的一種稱呼,而這一位巴爾·謝姆·特夫曾經擁有1萬個為他獻身的弟子,所以,在18世紀的東歐,他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猶太拉比。

在猶太商人心目中,智慧和謙虛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人,那他必定是幸福的;可是,如果他自以為是聰明人,那他一定是個愚蠢的人。

猶太商人認為,不要將學識、能力無緣無故地拿出來炫耀,隻有在必要的時候,才示之於眾。

15.9 不怕店小就怕做不好

《塔木德》中說:“沒有哪種行業比另一種更好。”聰明的猶太商人知道,想要賺取更多的錢,主要不在於你幹什麼,而是取決於你怎麼去幹。

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市建在聖勞倫斯河的一個島上,聖勞倫斯河可以說是加拿大東部人民的母親河。在蒙特利爾市有一條很著名的街道叫聖勞倫斯街。在這條街上,有一家同樣著名的餐館,這是一家猶太人開的熏肉店。這家熏肉店,據說是早年由從波蘭或羅馬尼亞過來的猶太移民所開。這家烤肉店在當地既不占先機,也不占主流,但她卻開得很有特色,很有名氣。她的名氣甚至使她成了城市的一個亮點,不僅當地的食客很多,外地來的也不少,很多旅遊方麵的雜誌甚至把她列為蒙特利爾市的一個重要景點。於是近處的、遠處的,東方的、西方的,有錢的、沒錢的,喜歡的、不喜歡的都慕名湧到了這裏,使這裏每天都要出現排隊候餐的盛況。

聖勞倫斯街是一條很古老的街道,那裏的建築物大多顯得很陳舊,而這家店的店麵就更是不起眼了——僅有一間單開門鋪麵。裏麵的店堂實在太小,恐怕不會超過50平方米;設施也很陳舊,不過這裏的衛生卻一點都不含糊。

猶太人的熏肉店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快餐食品店。這裏可供選擇的主食也真是簡單得很,除了麵包夾熏肉的三明治食品,還有烤牛排或牛肝,但最出名的當然還要數熏牛肉(客人大多點了這道菜)。這些東西的價格很便宜,也就4~7個加元左右,在當地也就是一餐漢堡包的價錢。此外,她既是老外們可以接受的主流食品(麵包三明治),又與當今最流行的漢堡包風味迥然不同。漢堡包大多加有很多奶酪,而這裏就是熏肉或烤肉味,漢堡包配餐的飲料大多是可樂,而這裏的客人大多點的是一種帶甜酸味的櫻桃可樂。

店裏做的熏肉,都是選上等牛肉為原料,製作過程也相對複雜。據說是要先將牛肉醃10天以上,然後再熏10個小時。由於配料用的是祖傳秘方,因此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不過該店做出來的肉的確很香,很嫩,也很鬆軟,嚼在嘴裏感覺它很快就化渣了。

餐飲業素來競爭激烈。當地其他餐館的生意並不好做。可猶太人的熏肉店,據說已傳了三代,而這家店的生意一直都很紅火。但這麼多年,他既不開分店,也不搞裝修,甚至沒風格。想來,也許第一代猶太老人遠涉重洋來到這裏時,他首先考慮的還是如何靠手藝謀生,當他在這裏找到市場、打開銷路時,他可能壓根兒就沒想到過要衝出什麼洲,走向什麼界。估計在他們心裏,做熏肉的就應當做好熏肉。幾十年下來,不趕新潮,卻能獨樹一幟;雖然一直固守傳統,卻也能跟上時代;樸實無華,卻能聲名遠播;不搞擴張,卻照樣賺得盆滿缽滿。看來找準位子,踏踏實實,做好本行,也一樣能找到生存發展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