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1 / 3)

要學會自我消解,即通過自我勸慰、自我開導、自我調適,使自己冷靜下來,把問題想通、想透,這是克服抱怨心理的最好的辦法。之所以會產生抱怨,固然與身邊的不公正現象有關,但也與一個人的思想修養和認知方式有關。想一想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是否對頭,是否隻從個人意願出發;想一想自己考慮問題是否全麵,有沒有偏激;想一想還有沒有比抱怨更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被生活中的瑣事侵擾。有些朋友的抱怨常常來自生活中的瑣碎之事,凡事過於較真兒,斤斤計較,常常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對於這些瑣碎之事,我們還是置之不理為佳。一位哲人說得好:如果你被瘋狗咬了,難道非要把侵犯你的瘋狗也反咬一口麼?所以,遇事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這樣才能生活得更加理智,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抱怨和牢騷。

荀子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誌,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意思是說有自知之明的人會選擇生活的道路,時刻把握命運的主動權。麵對現實生活中暫時不完善的地方,不要牢騷滿腹,不要怨天尤人,我們不能像裁判員、檢察官那樣居高臨下地評判、抨擊和指責別人,而應當看到自己的責任,腳踏實地,拿出實幹的精神和勇氣來。

13、如何化解邪念

一味地追求外物為邪,人沒有同情心為惡。人性中善惡並備,惡的那一部分,常常被我們掩埋到心靈的最深處,並在潛移默化中滋生毒害我們心靈的汁液,以不被察覺的方式影響我們的心情和行為。化解邪惡意味著擁抱善良,善良是驅除邪惡的力量,它可以趕走邪惡帶給我們的苦痛,讓我們的心重新找到陽光。

【專家診斷】

很多時候人的惡念是被慣性所牽引的,時間長了,惡念便成了一種常事而被人忽視。

對別人懷有惡念的人,往往會自食其果。如果你對他人總是懷有善意的念頭,那麼你終將得到善意的回報;如果你對他人懷有惡意,那麼“惡念必將得到惡果”,你終究會加倍地得到惡果。

邪念扭曲人的心靈,造成人類的心理貧窮。心理貧窮的程度永遠同邪惡成正比,所以,對於惡念我們需要常常牽製。在牽製惡念的時候,善念也便產生。

的確,很多時候,當自己倒黴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是想辦法使自己走出不幸,而是希望自己的朋友比自己更倒黴。邪念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於人於己沒有任何好處,而且產生邪念的時候受害最深的往往是自己。

【心理處方】

休謨說:“人類生活的最幸福的心靈氣質是品德善良。”一個心地善良,具有愛心和同情心的女孩,我們能嗅到她靈魂的芬芳。生活需要善良,社會需要善良,所以,我們要遠離邪惡,擁抱善良。

任何時候,我們都千萬別低估了一個小小的善行,善行所能帶給別人的作用,非同小可。

對於芸芸眾生來說,也許創造輝煌或走向偉大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擁有一顆平和而善良的心,並以此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又似乎是一件並不那麼複雜、那麼困難的事。給迷途者指條路,向落難者伸出一隻手,用會心的笑祝賀友人的成功,用真誠的話鼓勵失落的同事等,這種看似輕而易舉的行動,其實並不僅僅隻是種樸素的善良,而是用善良浸潤後的靈魂折射出來的人格的光輝,是經過善良沐浴後而散發出來的平和心態。經過這種人格光輝照耀和用平和心態武裝起來的人就一定會擁有一種美好的感覺和亮麗的情懷,他便會經常陶醉在因善良的舉動而引發出來的幸福之中,而不會因為愧對他人或心存嫉恨而產生無緣無故的內疚或憤怒。因此,無論是觀景、觀物,看人、看事,都會從內心深處蕩漾出平和而溫馨的幸福。

擁有善良,我們就會擁有一種美好的感覺,就會擁有一種亮麗的情懷,平凡的生命便會顯得生動起來,普通的世界便會渲染出迷人的色彩。

一點點的善心善舉,足以改變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是使人重獲新生。

擁有善良,我們便有了海的浩瀚和大地的寬廣,擁有了鮮活的人生和無限的時空。生命萬物便會因為善良的滋潤而顯得生動明麗,多彩的人生便會因為善良而更加豐盈。

14、性格過度敏感怎麼辦

過度敏感心理常產生於性格內向、心胸不夠寬廣者,他們總愛憑想當然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結果心裏總有難解的一團亂麻;也有的人是因為追求成功的願望太迫切,致使對人對事都很敏感,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將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存在心裏,患得患失,斤斤計較。應該說,過於敏感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素質,如不加以克服,不僅會影響工作、學習,還會影響身心健康,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專家診斷】

你生活在情感過於充沛的海洋裏,敏感的神經隨時都可以被調動起來,因為周圍發生的一切都會在你的心裏留下深深的痕跡。電視新聞裏一個話題沉重的報道會讓你沒有食欲。有一天,你目睹了一場車禍,你用了好幾個月才緩過來。

當你感到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心中便升起極度委屈的情緒。比如在商場裏,如果售貨員用幹巴巴的口吻對你說“沒有你要的尺碼”,你的心情立即就會變得很壞。

你不能接受別人對你的負麵評論。雖然你也走上了工作崗位,給自己披上了一個職業女性的外殼,顯得果敢而練達,但是在別人對你的工作提出某種批評時,你會好幾個小時在那裏琢磨,緩不過勁來。

朋友說了在你看來很難接受的話,你就會耿耿於懷,心裏不舒服。他們的言語越是在你心裏揮之不去,你就越感到無法釋懷。而如果你感到身邊的朋友欺騙了你,那情況就更糟了,你會一連好幾個星期躲在家裏醫治心靈的創傷。其實你知道,應該從自我沉默中走出來,重新與朋友交流,否則很快你就不會再有朋友可以去一起逛街或下館子了。

這些都是敏感心理的普遍反應,也是一種社會病,存在極為普遍。因此要正確認識和調適自己過度敏感的心理。

真正了解自己敏感的根源。過度敏感往往是不成熟的表現。遇到微妙又棘手的事情,受了一點點委屈,眼淚很快就湧了上來,於是跑到洗手間去哭。當自己敏感的神經被激發出來的時候,應該問自己幾個問題:是誰讓我這麼敏感?我敏感的是什麼?我不敢說出口的又是什麼?

比如,你在你的上司麵前哭泣,是因為你缺乏自信還是懼怕權勢還是內心世界潛藏著別的什麼原因?心理治療學家說,“當過去的痛苦經曆再次出現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變得過度敏感。”結果是,別人碰到了你的痛處,你就不能自製了。

不要讓壞事影響自己的心情。過度敏感的人都有一種自貶自責的傾向,一個小小的挫折都往心裏去,隨即開始懷疑自己的全部。於是,所有外界的批評都是有道理的、應該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很快就變成了:我自己一無是處,太平庸了,是個傻瓜……其實,搞清楚敏感的根源之後,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稍微進行一下自我反省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對自己進行全麵檢討繼而全麵否定。

心理學家說,“如果一個指責很過分,那麼你也要懂得回敬那個指責你的人。不要讓別人自以為有權利無端指責你。”碰到讓你傷心的事,要努力尋找一個解脫的辦法,比如你可以向朋友傾訴。越跟別人多交流,就越能從相對化的角度看問題。原本認為很嚴重的事,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原本天大的事,其實也很渺小。有了一次經曆,下次就能夠輕鬆地麵對,要讓自己從內心裏接受正在發生的一切。

世界對你的微笑永遠都會是燦爛的。生活雖然不會有太多轟轟烈烈的事情,但是你的生活也絕對沒有理由總是處於消極的狀態中,要珍視那些小小的快樂。過度敏感的人的弱點在於他們缺乏自信心,總是在尋找抱怨的理由。結果是,即使別人發自內心的讚揚,也不足以讓他們往好處去想。所以,為了克服這種情況,過度敏感的人要學會自我讚揚,要培養一種積極的思維。

敏感的人是一個更善於傾聽、觀察細致的人。他們有很敏銳的知覺,能一下子就看出人性中的弱點,如言不由衷的阿諛,欲言又止的猶豫和眼神中流露的不信任,一切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雖然敏感的人容易想得太多,跟自己過不去,但這種人卻可以是一個有心人,不至於撞到了南牆還覺得雲裏霧裏。

過度敏感的人可能會更快地意識到問題,而不會對周邊事物視而不見。或許我們從敏感者的身上可以獲得某種啟迪,那就是防止讓自己變成心理麻木者。別人提出批評時,問問自己,他說的有沒有說錯的地方?

如果能這樣,那麼別人的批評對你的進步和成熟便是起了建設性的作用了。對於那些不喜歡你的人,你有沒有想過一定要改變他們對你的態度,要讓他們喜歡你,將這個目標變成自己不得不迎接的一種挑戰。真正有這種思維方式並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然而,一旦你做到了,你對人性的適應能力便會超過你的同事,就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機會。

【心理處方】

不要對別人有偏見

當發現自己的想法跟別人不一樣時,一定要換一下位置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偏見在影響自己,因為很多敏感出於個人的偏見。因此,當有了某種疑慮時,不妨先調查一下,看一看猜疑與事實是否相符。

增強自信心,增加良好的自我感覺

隻要自己真誠、熱情,就會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所以對自己要有信心,同時要多參加學校的各種群體活動,在群體中學習人際交往的知識。

加強溝通

尊重性的詢問會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心胸要寬廣

遇事應該樂觀一些,大度一些,不要對人和事情都過於敏感。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寬容,不能斤斤計較,處處表現出比較在意別人的態度,久而久之,會讓人產生與你交往不舒服的感受。有些時候不要太要麵子,有些時候放低些自尊,反倒會贏來別人的尊重和友誼。

15、報複心重怎麼辦

報複是人性中一處扭曲的心理死結。它很像潛藏的癌細胞,當人能控製它時,也許並沒有什麼危害。可一旦它超過了正常的心理比例,就會給人造成傷害。

【專家診斷】

在社會交往中,有些人以攻擊的方式對那些曾給自己帶來傷害或不愉快的人發泄不滿,這種情緒就是報複。報複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它不僅會對報複對象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威脅,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試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仇必報”的話,那麼冤冤相報何時了?社會又怎麼能夠平靜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