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2 / 3)

3)交際手段。敬煙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互相敬煙能溝通感情,產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嗜煙者有下列表現特點:

1)數量遞增。由一天幾支到一包、兩包、兩包以上有甚者坐在那裏抽煙。可以不熄火,一支接一支不間斷地抽。

2)產生消極反應。如打瞌睡、打嗬欠、流眼淚、心情鬱悶、坐立不安等。

3)外向而衝動。具有好交往、合群、喜冒險、行事輕率、衝動、易發脾氣、情緒控製力差等個性特征。

4)嗜好多。調查顯示,有71%的人同時還伴有其他嗜好,如飲濃茶、喝酒、喝咖啡等。

煙癮具有以下幾方麵的危害:

會產生消極反應。如打瞌睡、打嗬欠、流眼淚、心情鬱悶、坐立不安等。嗜煙者一般具有好交往、合群、喜冒險、行事輕率、衝動、易發脾氣、情緒控製力差等個性特征。

煙草的煙霧中至少含有三種有毒的化學物質: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有人作過統計,在65歲以下的死亡者中,死於癌症者,吸煙的占90%:死於支氣管炎的,吸煙的占。75%;死於心肌梗塞者,吸煙的占25%。

吸煙不但給本人帶來危害,而且還殃及子女。有學者對5200名孕婦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其丈夫每天吸煙的數量與胎兒產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兒的出生率成正比。父親不吸煙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為0.8%:父親每天吸煙l~10支的其比率為1.4%;每天吸煙10支以上的比率為2.1%。

調查研究發現,世界上84%的嗜煙者吸煙是因為心理問題。作為後天形成的一種不良嗜好,吸煙對自己、他人和環境都有較大危害。全世界每年因吸煙導致死亡的人數達250萬之多,可以說煙草是人類的殺手之一。

【心理處方】

下麵介紹幾種主要的戒煙方法:

1)正確認識煙草。幫助患者充分認識吸煙對自己及他人的危害,樹立起戒煙的決心和信心,不要認為自己抽煙曆史較長而戒不掉,而要想:我一定會成功。

2)厭惡療法。對嗜煙者的抽煙行為可選用一些負性刺激方法使之對其產生一種厭惡感。例如快速抽煙法,先讓患者以每秒鍾一口的速度深將煙吸入肺部,使尼古丁在短時間內被大量的吸人。這時患者會產生強烈的生理反應,如頭暈、惡心、心跳過速等。再要求患者好好體驗這種不良感覺。最後讓他呼吸一會兒新鮮空氣,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隨後又讓患者快速抽煙,直到不想再抽、看到香煙就不舒服為止。這種療法隻要連續進行2—3次,一般都會把煙戒掉。注意此法不能用於患有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人。

3)係統戒煙法,即采取逐步戒煙的方法。要製定一個戒煙計劃,每天吸多少支,每支煙吸多長時間,將下意識抽煙習慣轉變為有意識的抽煙。在戒煙過程中,要逐步減少每天吸煙的支數,如兩天減少一支煙,半天減少一支煙,不斷地遞減,最後達到戒煙目的。

4)控製環境。許多人吸煙往往同一定的生活、環境、情緒狀態聯係在一起,因此應設法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例如。你在寫作或思考問題時喜歡一支接一支地抽煙,那麼就可放點瓜子糖果之類的點心來替代香煙。

5)家庭治療。妻子和孩子可做戒煙者的監督人,幫助吸煙者徹底戒掉。如妻子可把丈夫原來每天吸煙的錢積攢下來,買件有意義的物品送給他作為獎勵。如違約,則給予一定的懲罰。

4、如何戒除賭癮

很多人可能都會在工作之餘喜歡打打牌,搓搓麻將,偶爾賭點小錢消遣消遣,這的確能放鬆人們的精神,並且對於人生而言也無大礙。然而,生活中卻有一部分人醉心於賭博,道德的力量開始疲軟,人性之光也黯然失色,賭博這個惡習慢慢開始侵蝕人的本性,讓人妄想不勞而獲,僥幸致富,結果輸掉了幸福,輸掉了人生。

【專家診斷】

從賭博活動本身來看,它也具有一些誘發人賭博上癮的因素。首先,賭博可以贏利,迎合了參賭者的投機心理。參賭者獲勝的機會越大,參賭的動機越強。賭注得失的差額越大,對賭徒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賭徒如果在賭場贏了,促使他繼續賭,想贏得更多;輸了,想把損失挽回,也會促使他繼續賭下去。這對賭徒形成一種間歇性的強化機製,使他們在希望與絕望之間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其次,賭博中的激烈競爭能夠滿足參賭者的好勝心理。參賭者大多好勝心強,希望通過參賭戰勝對手,而技術性賭賽活動激烈的競爭,正好滿足了參賭者的好勝心理。最後,賭博既可讓人尋求到刺激,又能讓人逃避現實。參賭項目越富刺激性和冒險性,對以賭博尋求刺激的人吸引力就越大。這些人在強烈的刺激中可以暫時逃避家庭或者社會對自己的壓力或責任,達到麻醉自己的作用。

參加賭博無異於慢性自殺,賭博上癮帶來了一係列的社會問題:無數個幸福的家庭被賭博毀滅。賭博的種類多種多樣,但賭注卻無一例外都是幸福。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歸根結底在於部分人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妄想不勞而獲。隻要人們不從思想上認清賭博的危害,端正求真務實的態度,賭博這個社會毒瘤就難以徹底剔除。

賭徒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是大悲大喜的人物。贏錢時興高采烈,欣喜若狂;輸錢時垂頭喪氣,懊悔不已,甚至鋌而走險。然而,無論是贏錢還是輸錢,他們都離不開賭場。對此,一般的解釋是,贏了錢賭徒還想贏,但輸了錢賭徒想要拚命撈回來。所以賭徒才有一種強迫性行為。他們對賭博的渴求與成癮可以像吸毒者一樣達到歇斯底裏的強烈程度。可見,賭博是一件傷財又傷身的事情。

從家庭角度看,參賭者賭博要占用大量的時間,缺少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並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嚴重時會耗盡家庭財產,背上滿身債務。很多參賭者還常會虐待配偶和孩子,導致家庭不睦、對子女教育不良,甚至與配偶分居或離異等家庭悲劇。

從社會角度看,賭博是導致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很多參賭者因為賭博而背負了巨額的債務,從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破壞了社會秩序,影響了社會治安。

從醫學角度看,賭博更是健康的大敵,賭博成癮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經常參賭之人,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總是提心吊膽,心緒不寧。或因債台高築,導致家庭失和,因而吵鬧或打鬧不休,故煩惱、憤怒;或因一夜之間突發橫財,又興奮激動、狂喜等,各種情緒變化往往交織在一起。長期處在緊張激動的情緒狀態之中,會導致心理、生理上的許多疾病。

【心理處方】

不得不承認,戒除賭博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已嗜賭成性又要想戒除賭博,那他無異於向自己發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賭博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如果想應付或克服賭博癖好,那就必須擁有堅定的意誌。首先要認識到賭博的危害性,認識到十賭九輸的特點,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並避免出席任何賭博場合,可以培養其他可取代賭博的嗜好,比如釣魚、看書、打球等。定時運動(如慢跑)及學習鬆弛的技巧(如冥想或瑜伽),或進行休閑活動(如聽音樂、與朋友逛街),借此驅走悶氣,控製精神壓力,舒緩緊張的情緒。

嗜賭者可以對自己的賭博行為及時進行記錄,這樣可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賭博行為,找出賭博的傾向和模式。患者可能會發現,每當自己感到苦悶或失落、手上持有現金,或需要甩錢時,便會賭博。這些記錄便可助患者找出抑製賭博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恰當地滿足不同的需要。必要時可以給自己定一個限額,無論正在贏錢或輸錢,隻要賭款達到所定的限額,便立即停止賭博。

5、如何治療厭食症

厭食症是精神性的疾病,主要發生在10—30歲的年輕女性,但也有約1/10的患者為男孩和年輕男子。香港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厭食症及暴食症症狀或傾向的人約占一成,而較嚴重的厭食症及暴食症的診斷人士約有3%。其他年齡層或因職業需要而要維持體重的人也有可能產生,如演員、舞者、模特兒等都有較高的罹患率。此病患者多出現於較富裕的家庭。

【專家診斷】

神經性厭食症的病因尚不明確。有關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1)個體的易感素質。這類患者常常爭強好勝、做事盡善盡美、追求表揚和讚美、自我中心、神經質;而另一方麵又常表現出不成熟、不穩定、多疑敏感,對家庭過分依賴,內向、害羞等。

有研究發現,本病的發生可能與某些遺傳素質有一定的關係。

(2)下丘腦的功能異常。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存在明顯的下丘腦功能異常的表現,如月經紊亂或閉經;血液中甲狀腺素水平低;食欲及進食量的異常,情緒低落或煩躁等。

(3)社會心理因素。青春期,女孩伴隨第二性征發育而來的是日益豐腴的體形。對此,容易產生恐懼不安,羞怯感,有使自己的體形保持或恢複到發育前“苗條”的願望。青春期是神經性厭食症發病率最高的時期。

社會觀念左右著胖瘦美醜的標準。在文明和發達的社會中,有一種以瘦為美的認識誤區。這就是為什麼20多年來社會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以消瘦為特征的神經性厭食症患病率卻呈明顯的逐步上升的趨勢,尤其在某些職業中,如芭蕾舞演員、時裝模特中,該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齡)的3—4倍。

另外,神經性厭食症多來自於社會地位偏高或經濟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於農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學校的女生患病率高於普通學校。

【心理處方】

神經性厭食症的預防

對於神經性厭食症的預防。慢性的精神刺激及過度緊張的學習負擔是青少年發生本病的主要因素,以身材苗條為美,而有意節食者,僅占少數。因此,解除慢性刺激和負擔過重的學習是預防或減少發病的主要措施:

(1)情緒預防。本病青春期女性發病較多,表明這一時期性格的不穩定,易受外界刺激或家中不睦,父母之間的矛盾,家中親友重病或死亡者,或在學校學習成績意外的受挫折者等等,均易發生本病,因此保持精神的樂觀、心胸開闊是至關重要的。

(2)進行正確的人體美教育。少數病例對進食與肥胖體重具有頑固的偏見與病態心理,以致出現強烈的變胖恐懼而節製飲食,保持所謂體形的“美”,因此對正確的健康的“美”的教育,也是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