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3 / 3)

8、如何緩解慢性疲勞綜合症

慢性疲勞綜合症是美國疾病控製中心建議使用的一個疾病名稱。慢性疲勞綜合症又稱雅痞症(yuppiedisease)、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類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等等,是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現嚴重的全身倦怠感,伴有低熱、頭痛、肌肉痛、抑鬱、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有時淋巴結腫大而影響正常生活的一種臨床綜合症。這種由非洲淋巴細胞瘤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引起的病症是當今社會的常見症

【專家診斷】

疲勞是人的體力、精力過度消耗後的正常生理反應,是人體一種生理性預警反應,提示人們應該休息。一般的疲勞通過適當的休息可以在短時間內得以緩解,但是如果疲勞得不到緩解,逐漸累積造成身體過度疲勞,就會引起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在城市新興行業人群中的發病率已達到10%~20%,在辦公族中高達50%,特別是科研、新聞、廣告、公務人員、演藝界人員比較容易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中年人身體已經開始衰老,加上參加工作的時間長,家庭、社會負擔重,疲勞積累的比較多,所以比起青年人來,中年人更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易感人群。

下麵幾方麵較易引起慢性疲勞綜合症:

短期內工作量急劇增強,承擔的責任也比別人重;

包括加班在內,幾乎每天工作時間都在十小時以上;

工作時間不規律,而且常常工作至深夜,節假日也要加班;

吃飯的時間和次數不定,經常不吃早飯,食品中動物性脂肪偏多,喜歡吃油炸食品;

很長時間沒有通過體育鍛煉而出汗;

相信自己的健康,幾年時間都沒有看過醫生;每天吸煙達三十支以上;

幾乎每天晚上都為了交際而喝酒;每天喝4~5杯咖啡。這一習慣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慢性疲勞綜合征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中年人過早地出現生理和心理上衰老的現象。生理上的衰老主要體現在視力過早衰退,容易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很快,體力不支,食欲差,消化功能低下,胃腸功能紊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心悸心慌。早睡、多夢、夢魘等睡眠障礙也經常出現。

早衰還體現在頭發脫落、無光澤或過早生出白發,皮膚皺紋滿布。身體消瘦、疲乏無力;年富力強的中年人外表看已蒼老虛弱。體質、年齡大大超過實際年齡;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經常傷風感冒,一旦得病後難以自行康複,需要住院治療。過早患上多種本應該在老年期患的身心疾病,也是一種體質衰退表現。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都會成為中年期常見的慢性疾病。

慢性疲勞綜合征具有如下幾種表現:

入睡困難,早晨不願意起床:

總覺得手發硬、眼睛睜不開、老是打哈欠,經常想把腳伸到桌子上麵去:

上樓的時候經常被磕絆到腳:

不願和別人談話,說話的聲音細短;

輕微運動後,脈搏就激烈跳動,很難恢複,運動量稍大就會麵色發青、心悸、氣喘:

體重不明原因的下降,頭部經常劇烈疼痛,胸部感到憋悶;

特別容易流汗,尿量減少、尿色加深,大便不暢,常患便秘或是腹瀉:

麵色無光,皮膚粗糙,臉色青黑,眼部浮腫、手足發冷,肩部和頸部感到麻木:

脾氣變化無常,容易失望、落淚或是無緣由地興奮,容易醉酒。

這樣的現象越多,說明疲勞的程度越深。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會出現咽炎、低熱、頭痛頭暈等一係列症狀,但軀體檢查一般不會發現問題。患者也會感到容易疲勞,經常力不從心,每天早上都想多躺一會兒,晚上也想早些回家,不想加班。接著會感到自己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慢慢地變得愛發脾氣,也變得敏感,一點小動靜都能放大成煩心的振動和咆哮。由於敏感、焦躁、愛發火,別人都敬而遠之,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那些隻知消耗不知保養的人,或者事業心特強以至被稱為“工作狂,的人,以及有家族有早亡病史、但是自以為很健康的人,最容易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征。如果任由慢性疲勞綜合征加重而不與治療,最後很有可能導致早衰,甚至過勞死。

【心理處方】

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飲食、適度的休閑娛樂、充分的休息、良好的人際關係、選擇較好的工作環境等,是減少疲勞倦怠的好方法。

要認識到定期體格和心理檢查的重要性,要至少每年一次接受全身檢查。及早發現問題,早期診斷,早期防治。許多潛在的心理疾病,特別是抑鬱症和神經症等各種心理社會適應不良的綜合征就會被忽視和疏漏。

加強體育鍛煉。體力勞動是一種不規則的體力消耗,是一種輸出,而體育鍛煉是一種有規則的補償、調節,是一種積極的具有增強身心功能和強身治病功能。要保持生活起居有常,作息有規律。

多吃新鮮蔬菜。以增加免疫係統的功能和加快康複。選擇蔬菜、水果、全麥等穀類、種子及核果、去皮的雞肉、深海魚類等作為主要飲食。盡量不要食用貝類,多喝蘿卜汁、胡蘿卜汁、青菜汁等蔬菜汁以補充維生素。西洋參、牛蒡根、枸杞、蒲公英、菊花植物、金銀草等製成的草藥茶對提升免疫力。恢複體力,緩解疲勞也非常有效。

如果短期飲食不規律,可以每天服用一些複合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品。也可以服用葉綠素片。但是雖然使用適當補充品可以補救缺乏的營養素。但更需要長期良好的飲食習慣。

沐浴有助於恢複體力,每天入睡前用溫熱水洗腳。慢慢浸洗5—10分鍾。用手反複按摩腳心、腳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疲勞。睡眠的時候一定要寬衣解帶,和衣而眠不易解除疲勞。

有一個最基本的心理衛生原則和要求是對每個人都適用的,那就是人必須愉快地生活。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和養成一種樂觀通達的心理狀態,所有人都要學會放鬆和休息,沒有必要總是把自己搞得非常疲勞。

9、如何矯治早衰綜合症

所謂早衰綜合症,簡稱“早衰”,是指由於各種原因,中壯年人過早地出現生理上衰老、體質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現象。由於在身心兩方麵都存在未老早衰的多種征象,真正病理機製尚未明確,所以稱之為“早衰綜合症”。

【專家診斷】

在“e”時代的高科技時代,許多人需要花許多時間使用電腦科技,工作自動化雖然降低了人的勞動力。但是常對著機器,卻使人覺得是“高科技在控製人”,而“非人在控製機器”,因而減少了工作滿足感,整天對著電腦,使人覺得工作乏味,而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關係與溝通,使“e”時代人,在自信、滿足感、自尊、自控下,健康備受威脅,易導致現代人患上“早衰綜合症”。

“早衰綜合症”是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識分子和科技人員常見的身心病症,換句話說,這種病症是一種特殊的不良心理衛生問題。

生理上衰老——視力過早衰退(遠視、弱視、散光、眼肌異常),容易疲勞。嚴重時無法較長時間看書閱讀。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很快,體力不支。稍微一動,就會感到氣喘籲籲,頭暈目眩,無法長時間進行研究、教學等腦力勞動。此外,食欲很差,消化功能低下,胃腸功能紊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心悸心慌。

體質上衰退——頭發禿頂、白發斑斑或色澤無光,皮膚皺紋滿布,身體消瘦、疲乏無力;外表看來已蒼老虛弱,體質、年齡大大超過實際年齡;各種疾病的抵抗力很差,經常傷風感冒,發高熱得肺炎。中年期常見的慢性疾病有: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

心理上衰弱——經常感到精力不足,心理性疲勞非常多見;思維功能和心理效能下降頗為明顯。患者麵對上述種種早衰征象,無法有效地創造性工作。心理上充滿憂鬱、焦慮、煩惱和抱怨,情緒上不穩定,厭煩易怒。

導致“早衰綜合症”的主要因素有∶

(1)工作因素。精神壓力過大(主管或經理、電腦科技人員等工作時間過長。)

(2)生活習慣惡化。過量抽煙、睡眠不足、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早出晚歸。

(3)產生慢性病。精神衰弱、高血壓、高血脂症、動脈硬化、肥胖。

(4)精神因素。工作量過多、要照顧年老雙親、為小孩學習擔心、擔心生活費,(壓力)常感不安、緊張、忿怒、焦躁。

【心理處方】

正確看待早衰綜合症——許多人對早衰現象的認識比較感性,即是單純的體質問題,不是一種疾病。更多中年人忙於自己的事業,忽略了身心保健工作,以致不少中年人潛伏許多種疾病,甚至英年早逝。早衰現象是一種危險的身心健康受掘的信號,要及早尋找原因,及早檢查防治,以達到“未病防病,已病防變”的作用。

應定期對體格和心理進行檢查——中年人,尤其中年知識分子,要至少每年一次接受全身檢查。及早發現問題,早期診斷,早期防治。不要常以工作重、任務多而放棄合理的醫療檢查。

加強體育鍛煉——首先糾正這種認為體力勞動或家務勞動就是一種

體育鍛煉的錯誤觀念。體育鍛煉是一種有規則的補償、調節,是一種積極的

具有增強身心功能和強身治病功能。同時要保持生活起居有常,作息有規

律。

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的重要意義——有一個最基本的心理衛生原則和要求是對每個人都適用的,那就是人必須愉快地生活,人類必須學會和養成一種樂觀通達的心理狀態。

10、如何治愈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是指婦女在產後四周之內發生的抑鬱發作,還有的發生躁狂、輕躁狂或混合發作,它們都是產後心境障礙的一種。對於我們來說,“產後抑鬱症”並不陌生。據調查,約有10%~15%的初產婦會得產後抑鬱症,其中1%的患者抑鬱症狀比較嚴重。

【專家診斷】

一般認為,引發產後抑鬱症的危險因素可能是:以前有產後抑鬱發作或有心境障礙或其他精神障礙史,妊娠期有抑鬱症狀,有抑鬱症家族史,缺乏社交支持,慢性心理因素,經濟狀態不佳,以及家人如丈夫或婆婆的冷言冷語。產婦一旦有產後抑鬱發作,以後複發的危險為30%~50%。有雙相障礙家族史的產婦發生產後抑鬱發作的危險大大增加。

典型的產後抑鬱症的症狀類似於重型抑鬱症,主要表現焦慮和抑鬱心境,疲勞、睡眠障礙、食欲異常、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感到內疚、羞愧、憤怒,沒有能力或無望感,存在自殺想法或自殺行為,有時出現強迫觀念或行為,怕出門,對自己、小孩及伴侶過分關心,怕發生不幸事件等。

產後抑鬱症產生的原因是很多患者認為生小孩後自己應該高興,但實際

又不高興,為此感到抑鬱,因此,患者為自己的抑鬱感到有罪。患者不願意向別人談及自己的症狀和對小孩的消極情感。有些患者有殺嬰行為,殺嬰常與精神病發作有關,或者受幻覺的命令殺死嬰兒,或者認為由於嬰兒魔鬼附體而殺死嬰兒。有些重性抑鬱症患者抑鬱心境較重,經常自罪自責,甚至有強烈的自殺企圖,林丹就是典型的重要性抑鬱症患者。患有重性產後抑鬱症的患者可能會有殺嬰行為。

通常而言,產後抑鬱症是指婦女單方麵的問題,但也有不少研究顯示,產後抑鬱症正在不斷擴散到男性身上。

【心理處方】

對於產後抑鬱症,有很多治療手段,一旦確診為產後抑鬱症,一般有許多的治療選擇,最先考慮的是參加產後母親的支持群體,通過群體內的活動、相互間的溝通和醫務人員的誘導幫助,許多人都可以從產後抑鬱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由有經驗的醫務工作者和來自家庭方麵的情感支持,來共同實行產後母親的生理和精神方麵的康複工作,這其中重要的是恢複她照顧嬰兒的能力,並讓她學會從幼小的新生命中找到歡樂。

此外,荷爾蒙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尤其是在那些產後需要增加雌激素、孕激素和甲狀腺素的女性。三環類抗抑鬱藥有時也會用於產後抑鬱母親,因為研究發現這些藥物不會出現在乳汁中,所以一般認為將它們用於哺乳的母親是相對安全的。

專家指出,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情感支持格外重要。因為患者有強烈的無助感,所以親人、朋友的關懷和體貼是必需的,同時患者自己也應主動對親人、朋友敞開心扉,向他們訴說自己的痛苦,以得到感情上的支持。有相似經曆的康複患者的幫助對於病人的康複極為重要。

11、如何矯治老年期抑鬱症

老年期抑鬱症是一種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見病,它是指首次發病在60歲以後,以顯著而持久的抑鬱心境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礙疾病。

【專家診斷】

老年期抑鬱症具體臨床表現體現在情感障礙、思維障礙、行為障礙和軀體症狀等方麵,並由此導致患者在心理、生理和生活等方麵出現效率下降、功能減低和能力減弱等狀態。其發病不能歸因於腦部器質性病變或軀體疾病所致的一種精神障礙。可為單相抑鬱發作或躁狂與抑鬱交替發作。一般女性多於男性,發病高峰年齡在60~70歲,80歲後發病率逐漸下降。

老年期抑鬱症的整體臨床表現與普通成年人的抑鬱症表現有較明顯的不同,表現為:

1)較明顯的焦慮與煩躁

患者常常感覺到自己莫名其妙地坐立不安,以至於感到自己無法哪怕是安穩一刻,焦慮不安的感覺非常強烈。受情緒的影響以及孤獨感、疑病觀念的折磨,患者常激越不安,采取自殺行為來擺脫疾病痛苦,因此老年期患者的自殺觀念以及自殺行為明顯偏高。

2)懷疑自己患上或害怕患上某種嚴重疾病

老年人由於身體自然衰老,慢性軀體疾病罹患的幾率要比青壯年高,而同時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治療起效緩慢,常遷延不愈,為此患者恐懼焦慮而過分注意軀體不適感覺。軀體不適又影響了老年人對疾病的正確認識,過分地估計了疾病的嚴重性,懷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出現疑病觀念。

3)常伴有妄想

老年抑鬱症患者會比較強烈地表現出罪惡妄想以及虛無妄想。患者會無端認為自己對社會對家庭沒有任何用處,隻會拖累別人,從而出現自責、厭世的想法。另外,有些患者會出現這樣的感覺:他們感覺到自己軀體的某個或某些器官已經腐爛壞死,或者已經不存在了。

4)軀體不適主訴多

老年抑鬱患者在起病早期甚至在整個病程中都存在較多的軀體不舒服的感覺,常見的症狀有頭痛、頭暈、心慌、胃部不舒服、便秘或渾身感到說不出來的難受。有時這種不適主訴甚至會掩蓋抑鬱情緒。

由於老年人軀體疾病多,容易忽視其情緒特征,從而造成誤診。因為抑鬱症拖得越久,病人生活被破壞得就越多。嚴重抑鬱症病人會無力處理諸如付款、就餐及交友等各種事務。

【心理處方】

老年期抑鬱症的治療與一般抑鬱症類似。各類抗抑鬱藥的療效相似。治療選擇更多取決於副作用。對於老年患者,應特別注意藥物之間的副作用。TCA和MAOI有明顯的抗膽堿能效應,可以引起便秘、尿瀦留、視力模糊、認知損害或譫妄,也可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後者有可能引起跌傷或骨折;TCA還惡化束支傳道阻滯,過量時危險更大。因此,TCA和MAOI不作為一線治療。SSRI的副作用較少,適合於老年患者。氟西汀的半衰期長,而且是細胞色素P45同工酶的強抑製劑,因此也很少用作老年抑鬱症的一線治療。對於老年抑鬱症患者,一線治療可選擇嗎氯貝胺,此外也可選用西太普蘭、安非他酮、氟伏沙明、米氮平、奈發唑酮、帕羅西汀、舍曲林或文拉法辛;二線治療為氟西汀、去甲替林,也可用去甲丙米嗪、曲唑酮;三線治療為阿米替林、丙米嗪,也可用氯米帕明、多塞平或麥普替林,或者用苯乙肼、超苯環丙胺。輕度和中度重性抑鬱症患者也可用認知行為療法,但作為二線治療。改良電休克治療也可用於老年抑鬱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