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職場中人大都有遠大的理想,熱情高,自製力比較強,但也有一些人感情比較脆弱,耐力比較差,遭受挫折後容易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而不能自製和自拔。

測試:你有挫折心理嗎?

認真閱讀下麵的題目,並做出選擇。1~10題,選擇A、B、C分別得0、2、1分。11~14題。選擇A、B、C分別得2、1、O分。將各題得分相加得出總分。

(1)當在工作中感到疲勞時,你會

A.總想著疲勞,大腦不聽使喚B.休息一段時間,便忘了疲勞C.介於A、B之間

(2)當工作環境不好時,你會

A.工作不下去B.能克服困難做好工作C.介於A、B之間

(3)當領導交給你一項很難完成的工作時,你會

A.想盡辦法推掉此事B.想辦法做好C.介於A、B之間

(4)當某項工作進展緩慢時,你會

A.萬分焦躁B.冷靜地考慮解決辦法C.介於A、B之間

(5)當有困難落到自己頭上時,你會

A.非常討厭B.認為自己有一個鍛煉的機會C.介於A、B之問

(6)當出現令人擔心的事時,你會

A.什麼工作都做不下去了B.調整心態,工作不誤C.介於A、B之間

(7)當碰到令人討厭的對手時,你會

A.不知道如何應付B.應付自如,如魚得水C.介於A、B之間

(8)當你碰到一個難題時,你會

A.自己沒有信心B.為解決問題而想辦法C.介於A、B之間

(9)當你在工作中有自卑感時,你會

A.再也不想工作了B.立即振奮精神去工作C.介於A、B之間

(10)當麵臨失敗時,你會

A.破罐子破摔B.想辦法轉敗為勝C.介於A、B之間

(11)當你遇到問題時經常采用的辦法是

A.迎難而上B.尋求幫助C.放棄

(12)當你每次遇到挫折時

A.大部分能自己解決B.能解決一部分C.大部分不能解決

(13)你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怎麼

A.相當自信B.比較自信C.不太自信

(14)在過去的1年中,你自認為遭受挫折的次數是

A.0~2次B.3~4次C.5次以上

如果總分在19分以上:表明你的抗挫折能力比較強。

如果總分在9~18分之間:表明你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對某些挫折的抵抗力較弱。

如果總分在8分以下:表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弱,需要進行自我調適。

【心理處方】

職場受挫後,如果不善於自我調適,就有可能導致心理失衡。下麵是幾條應對職場受挫後的自我調適方法:

⑴向他人傾訴

當遇到挫折時將自己心中的痛苦向他人傾訴。適度傾訴,可以將痛苦隨著語言的傾訴逐步轉化出去。受挫人會在一番傾談之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⑵進行優勢比較

想象一下那些在職場上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難更多、處境更差的人。通過挫折程度比較,將自己的失控情緒逐步轉化為平心靜氣。

⑶加強自我排練

先“排練”一場比你要麵對的局麵更為複雜的戰鬥。如果手上有難度較大的工作而自己又猶豫不決,不妨挑一件更難的工作先做。

8、如何調適“周末綜合症”

對於上班族來說,周末應該是放鬆和養精蓄銳的大好時光。但患了“周末綜合症”的人卻恰恰相反,一到周末就情緒抑鬱,煩躁不安,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意思,情緒低落,心情憂鬱、孤獨、失眠、頭痛,感到比上班還累。

【專家診斷】

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以使人們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如果人們一下子從上述狀態中停下來,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會使人們麵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

“周末綜合症”就是一到周末就變得煩躁不安,不知道幹什麼,或者蒙頭大睡,或者大吃大玩,一到工作時就無精打采。

“周末綜合征”一般多產生在還沒有結婚,周末相對清閑,而工作又較緊張的年輕人身上。工作的壓力促使他們渴望周末有一種“歇斯底裏”般的發泄方式,但事實上因為各方麵的限製,又無法輕易找到這樣的方式,於是就產生了這種矛盾無助的心理。

還有些人太“愛”工作,別人盼著休息,他們反而怕休息。到了周末,他們心裏就不踏實,休息的目的沒有達到,同樣會感覺內心焦躁不安。再有就是周末給自己安排的活動太多,忙於應酬,難以應付,這樣同樣會感覺煩躁。此外,長期兩地分居的夫妻也是“周末綜合症”的高發人群,尤其看到周圍家庭團聚,焦躁情緒就會更加突出。

測試:你有“周末綜合征”嗎?

認真閱讀下麵的題目,隻需回答“是”或“否”就可以了。

(1)你是否一到周末就躺在家裏睡懶覺,一睡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

(2)你是否一到周末,就覺得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3)你是否一到周末就整天整夜地上網,或者大吃大玩?

(4)你是否經常在周末感冒、頭痛、失眠?

(5)你是否一到周末就感到情緒低落、孤獨,感到比上班還累?

如果以上答案你選擇“是”的數量達到2個,那麼,有很可能患上了所謂的“周末綜合症”。

【心理處方】

“周末綜合症”確實讓人頭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調適呢?

(1)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外出旅遊或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盡量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

(3)多與朋友、同事交流溝通。

(4)給遠方的父母和朋友寫封信或打個電話。

(5)培養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個人愛好。

(6)哭一哭是有好處的。

(7)試試音樂療法。音樂可以使人心情放鬆。容易忘卻不愉快的事情。

(8)飼養一隻小動物,或者栽植花、草、果、菜等,排遣煩惱。

9、如何擺脫“星期一綜合症”

有些人,星期一上班時,總感到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這種現象,就是醫家常言的“星期一綜合征”。

【專家診斷】

星期一,辦公室的氣氛格外低迷,你拖著腳步走進公司,周圍的人看起來都沒精打采。10點半開會,一個小時下來,也不知道經理究竟說了什麼,隻看到坐在對麵的幾個同事對著會議記錄發呆……在國外,有人把星期一稱為“黑色星期一”。

“星期一綜合症”的機理,被認為是巴甫洛夫學說的“動力定型”。舊的動力定型被破壞而新的動力定型難以建立時的“混亂”。

人們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聚精會神於工作和學習,形成了與學習和工作相適應的“動力定型”,把與工作和學習無關的事置之度外。可一到雙休日,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到議事日程上。這樣,雙休日就成為格外忙碌的日子。有的忙於繁雜的家務;有的則趁雙休日玩個痛快;有的利用雙休日走親訪友等。這兩天,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與學習的“動力定型”破壞了。待到星期一,又要重新投入於工作和學習,即必須重新建立或恢複已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這就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即所謂的“星期一綜合症”。

如果雙休日能以休息為主,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家務,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娛

樂,適當地親友互訪或家人團聚等等,舊的動力定型就不致於被過大的破壞,翌周重新建立或恢複時就比較容易,就不會出現“星期一綜合征”,即使出現,症狀亦輕微,亦不會過多影響工作和學習。因此,消除“星期一綜合征”的根本是雙休日盡可能過得輕鬆愉快,不要與平時出現過大的反差。

測試:你有“星期一綜合征”嗎?

認真閱讀下麵的題目,隻需回答“是”或“否”就可以了。

(1)一到星期一情緒就變得易怒、煩躁,無法集中心思做事,平常能引起快樂的事物,現在看起來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2)星期一早晨不是睡過頭,就是想賴在被窩裏,遲遲不肯起來。

(3)星期天晚總是做噩夢,醒來後渾身無力,仿佛生物鍾紊亂了。

(4)星期一早晨情緒總是特別低落和沮喪。

(5)好不容易進了辦公室,卻坐在辦公桌前發呆。

(6)好不容易提起精神開始工作,卻不斷瀏覽網絡新聞、收E—mail,或上網與朋友聊天。

(7)每次星期一的例會總是在朦朦朧朧中度過。

如果以上答案你選擇“是”的數量愈多,表示“憂鬱指數”愈高,而超過4個,可能就有“星期一綜合症”了。

【心理處方】

對於那些上班族們來說,應如何避免“星期一綜合症”呢?

⑴凡事應適度

雙休日期間吃喝、遊玩、做家務等都要適度。如果雙休日能以休息為主,應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家務,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娛樂,適當的親友互訪或家人團聚等,這樣,就不會出現“星期一綜合症”,即使出現。症狀亦輕微,亦不會過多影響工作和學習。

⑵讓周末枯燥些

緊一天、鬆一天,別讓周末的結尾太有趣。這樣,當肌體處於一種饑渴的興奮狀態時,星期一的工作就會顯得很誘人!

⑶想點興奮的事

你可以在周一起床的時候想一些這個星期令你興奮的事,比如和老朋友聚會、過幾天要發工資等,這會讓星期一的心情愉快點兒。

⑷讓自己提前進入星期一

周末娛樂要掌握分寸,最好能在新的一周工作開始前,腦子裏就有下周的計劃,找到工作中新的興奮點,安排好進度有張有弛,這樣,疲倦就不容易找上門。

10、如何克服“老板恐懼症”

“老板恐懼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是由工作壓力引起的,要盡可能多與上司溝通,在不斷溝通中增強自信。“老板恐懼症”的典型表現是害怕與老板溝通、麵對老板時非常焦慮、聽到老板的聲音便會神經緊張……

【專家診斷】

一般來講,容易有“老板恐懼症”傾向的有這樣幾種人:一是從小就怕家長,念書的時候怕老師,所以工作了就比較容易怕領導;二是有自卑傾向、有敏感傾向、有自我壓抑傾向的人,在職場中也容易出現“老板恐懼症”;三是從誘發因素上說,可能由於某次工作完成得不好,或老板的一次批評,或偶爾聽到的某種傳言,都會誘發對老板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