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嫉妒心理(3 / 3)

要著重培養中小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消除利己主義的錯誤思想,鞏固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有意識地磨煉中小學生的耐挫折能力,克服虛榮心。

3通過心理疏導和谘詢,有針對性地教給中小學生識別和調控嫉妒等消極情緒的知識、方法和實用技巧。使中小學生能夠在嫉妒心理萌發時,或者有一定表現時,自己能夠及時察覺,采取自助或者求助的辦法,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從而控製自己不良的動機和感情,防止嫉妒情緒的進一步惡化。保持與好友、團組織的聯係,積極勇敢地向自己的老師,特別是心理老師求助,對於糾正嫉妒心理是一種有效方法。

4指導學生正確對待被同學嫉妒的策略。

同學間的嫉妒確實是一種可惡的“內耗”。然而有嫉妒者,必然就有被嫉妒者。在現實生活中,某位同學成績優異,或獲得殊榮,或被委以重任,甚至當他(她)聰明靈秀或楚楚動人時,都可能招致嫉妒。當妒火熊熊燃燒時,被嫉妒者簡直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怎樣幫助被嫉妒的同學熄滅這包圍的妒火呢?可以讓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麵去實踐。

(1)不計較別人的評說。同學之間原本沒有利害衝突,都是“平起平坐”的,彼此不相上下,或差異不大。這可以說是一種平衡。如果有人“冒尖”超過自己了,原來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現了,於是有的人就開始嫉妒冒尖者,這種嫉妒將一直持續到冒尖者的“冒尖”成為穩定的現實,達到新的平衡為止。當然這種平衡同原先的“平起平坐”的平衡已經具有完全不同的質。所以,消除別人嫉妒的最好辦法就是致力於新的平衡的形成而獨占鼇頭。簡而言之,就是遇嫉而進,繼續走自己的路,不為別人的冷嘲熱諷、流言飛語而分心、卻步。你一兩次考試成績超過別人,別人可能認為是偶然的,嫉妒的隻是你的“運氣”;然而,當你的成績穩定在比別人高的水平上時,別人就會心悅誠服地佩服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優等生。此時,你就不再成為他們的嫉妒對象了。這種方法,用但丁的話來說,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2)與嫉妒者有效溝通。當被嫉妒者感到幸運之時,嫉妒者卻因此感到不幸,這種幸運的反差便成為嫉妒者的嫉妒心理產生的源泉。因此,如果你能與嫉妒者主動溝通談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困難挫折和所做出的超人努力,以及目前的窘境,就會縮小雙方的心理距離,並讓對方的注意力轉移。這往往會使對方對你的努力自歎不如,也會使對方感到你的謙虛和真誠,甚至會產生對你的同情,從而有可能使妒火“煙消雲散”。

(3)熱心幫助嫉妒者。熱心幫助嫉妒者進步,使其能看到你的潛力所在,也是一種熄滅妒火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同樣是學習、工作,有所成就且肯幫助別人的人,其人“緣”總比“自顧自”的人好,受人嫉妒的程度也來得輕。原因就在於此。如遇到異性同學介入而出現的矛盾,主動說服異性同學不冷落人家,保持原有的關係,也是一種調節有嫉妒心理同學心情的好方法。

當你能主動幫助對方時,嫉妒者就會感到:你的成績和進步對他(她)來說並不是一種威脅,而是出於你自身對理想的追求。當然,這種追求對他(她)也是有益無害的。

(4)主動求助於嫉妒者。嫉妒者之所以嫉妒別人,往往是由於自己的自尊心沒有獲得滿足所致。因此,如果我們不計較其態度和言行,主動向其尋求某種幫助,使其感到“你也有要我幫忙的時候”,因而自尊心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某種滿足,這樣,妒火的溫度就可能降低下來。在求助過程中,可以誠懇說明成績和進步往往隻能說明過去,並且是不斷變化的,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才是最重要的。這對於緩和矛盾,幫助對方克服嫉妒心理也是有效的方法。

(5)與嫉妒者分享勝利成果。你取得成績與別人的幫助總是分不開的,因此當你取得成績並獲得榮譽時,要注意不要冷落別人,更不要居功自傲。你可以采取各種方法讓大家包括嫉妒者在內都來分享你的歡樂及榮譽,這將有助於消除危害人際關係的空氣。

當然,盡管你有時做了很大努力,但有的人就是妒火中燒,而且一燒而不可熄。遇到這種情況,你也不必退縮。此時,可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對其進行教育。

在矯正中小學生的嫉妒心理時,要注意做好三方麵的工作:一是不要盲目對中小學生的嫉妒心理和行為進行批評,要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因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而產生的痛苦情緒,以便使他們的不良情緒能夠得到有效、及時和無害的宣泄。從效果上來看,這種做法可幫助中小學生化解嫉妒情緒,即便沒有完全化解,因為構建了一個溝通的平台,也能夠使嫉妒者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中接受進一步的指導和幫助。在方式上,應以個別談心為主,重視谘詢室的工作。二是對於中小學生嫉妒心理的化解,不要拘泥於理性和道德的說教,因為在理性上,嫉妒者本人可能已經比較清楚這種情感是有害的,是“不應該的”,但是在某些狀況下,理性和情感以及行為層麵是脫節的。因此對中小學生嫉妒心理的預防和矯正,要針對不同的情況,製定靈活有效的整體策略和措施。三是注意啟發有嫉妒心理的學生換位思考,體會別人嫉妒給你帶來的痛苦,分析因嫉妒而破壞同學間的情誼、影響雙方的進步以及破壞同學間正常交往需要等危害,激發其自我反省,以達到克服和糾正嫉妒心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