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逆反心理(1 / 3)

第一節中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特征

中學生一般從十二三歲到十七八歲,生理上基本成熟,認識和情感上有了飛速的發展,處於理想、信念、世界觀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由於出現生理成熟比心理成熟的超前性,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中學生心理發展呈現錯綜複雜、矛盾重重的局麵。

在中學生中,經常可以發現一些消極、冷漠,甚至以敵對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的心理現象——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往往用聰明的大腦給老師挑“刺”,給學校挑“毛病”,甚至發展到故意搗亂,以衝撞老師為榮;他們特別反感學校的“禁止”、“處罰”;對於先進人物的宣傳,他們的反應不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貶低宣傳及宣傳者。還有人說:“我一見到生活老師就反感,一聽到要去辦公室就不舒服……”,凡此種種都是日常生活中逆反心理的一些表現。深入研究發現,逆反心理歸納起來有以下表現特點:

1對正麵宣傳的抵觸。有一定數量的中學生對學校、領導、老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麵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個別的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麵宣傳。

案例6周某,某校高中二年級男生,父母長期在外做生意,從小就與爺爺、奶奶生活。由於受家人過分寵愛,養成了抽煙、打架的壞習慣。當父母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後對其進行教育時,他不能接受,最後發展到對老師的耐心教育、同學的熱心幫助都有反感,認為他們都是一個鼻孔出氣,與自己作對。他的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學校正確的宣傳教育活動,有益的課外活動,他要麼不參加,要麼發牢騷講怪話,好像一切他都看不順眼。結果是自我孤立,精神頹廢,學習退步。這是一起由家庭寵愛、個性膨脹而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的案例。

同樣,也有一些中學生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麵地誇大社會主義製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資本主義製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放大當今社會腐敗程度,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麵宣傳。

在教育過程中,許多老師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和感染青少年學生,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後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有逆反心理的學生把一些先進人物說成是“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這些學生對於身邊的榜樣,不能真正了解其動人事跡及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往往予以“逞英雄”或“走運”等不客觀的評價,甚至給予排斥和嘲笑。

2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對於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學生的現實生活。因此,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製、消極對抗的態度。在一些中學生中,打架鬥毆被看做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行為傾向卻贏得一些人的認同;而樂於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學生則被肆意諷刺、挖苦;有時造成在集體氛圍裏好人好事無人誇,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麵。

3禁而不止,罰而不怕。有一部分中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學校健全規章製度、規範中學生行為是規範辦學行為的重要內容,是建立學校良好教學秩序,培養優良校風、學風和培養自己良好習慣的必要措施;對學校要求的“不準”、“必須做到”的條文極為反感。他們非常計較老師的不寬容——死盯、緊跟,更不能接受老師和管理部門的“沒收”處罰。有的同學對老師正確的提示也有意見,一批評就叫起來,甚至跳起來。還有的雖不公開對抗,卻禁而不止,犯了再幹,罰了再犯,如抽煙、喝酒、打牌、考試舞弊等。

第二節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原因

1主觀原因。當今的中學生,雖未步入社會,但隨著社會信息的不斷交流與發展卻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然而他們的年齡、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及社會閱曆和社會實踐都與社會發展有著一定距離,經常產生天真的想法和出現盲目行為,表現出一種不適應,常常處於一種困惑的矛盾狀態。

(1)期望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可能產生,但青少年時期逆反心理是最突出的。常常令家長們頭痛。這主要是他們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與家長、老師對他們不合實際的期望發生激烈衝突所致。例如在升學問題上,有些家長不顧孩子的基礎和能力都要求其考上重點學校,引起學生的消極和反感。同時,逆反心理也和中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以及思維的片麵性有關。當人進入青春期後,生理上發生了一係列變化,出現了第二性征,各種生理機能基本發育成熟,而在心理上正處於斷乳期。隨著成人感的產生,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們當大人看待,在更多方麵、更大的範圍內理解他們,尊重他們。例如男生與女生的正常交往,創造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等。而他們不久前畢竟還是小孩,許多家長、教師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願轉變,仍把他們當成孩子看待而經常嘮嘮叨叨,對於他們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給予積極引導。於是,他們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自然產生了很強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