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發展過程的不平衡。中學生由於各自的心智條件、家庭背景的不同,認識、情感和意誌的發展也不平衡。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情感、意誌的發展先於認識的發展,在認知的問題上,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認識。
同時,許多中學生由於學習目的、需要、動機不同,在認知的過程中,受每個人內部條件的不同影響,在由知向行的轉化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因而極易產生逆反心理。
案例7李強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和別人對著幹。學校不讓穿拖鞋上學,他偏要穿;上課不許講話,他偏偏要交頭接耳,說個沒完,攪得大家都上不好課。每當老師批評他時,他眼睛直對著老師,一副不服氣的樣子,甚至還和老師頂嘴。數學老師因他上課講話點他名字,從此他專和數學老師作對,上課故意睡覺,不交作業。數學成績明顯滑坡。
(3)幼稚的衝動。中學生幼稚的表現之一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學習興趣,促進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中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好奇心的具體表現。一般說來,人們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叫幼稚衝動。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中小學生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麼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不要吸煙”、“不要早戀”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反而使他們對於被禁止、批判的黃色書刊懷著極大的興趣去觀看、查閱……“被禁的果子是最甜的”,好奇心驅使中學生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嚐也許並不甜的“禁果”。由此對於學校教育中出現的“禁而不止、罰而不怕”的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4)思維品質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中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質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社會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曆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麵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鑽牛角尖,從而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固執己見,走向極端。這些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往往自尊心、虛榮心很強,不知如何做才是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而把教育者的勸說、批評、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損傷。因此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對立麵上,出現了在口頭上加以反駁,在行動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5)個性發展與客觀條件的矛盾。進入中學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需要由低層次的生理及安全方麵的需要,開始向高層次的交往、理解、成就、審美等方麵的需要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往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製和阻礙,例如很多農村學生受家庭經濟條件的限製,個性特長發展還受學校師資和設備條件的限製,從而使他們產生難以自解的挫折感。由於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來的挫折強度大小也不盡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人,能夠麵對現實,理解家庭和學校目前存在的困難,用自己的努力來彌補條件上的不足,保持正常平靜的心理狀態。然而,目前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有時難以正確對待條件的不足,往往把家庭經濟條件限製認為是父母無能,把學校條件不足認為是學校工作的不作為。結果挫折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不斷擴大,反控製情緒膨脹,“逆反心理”就會隨之而來。
2客觀原因
(1)與傳統文化觀念的矛盾。我國兩千多年來封建社會形成了穩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家庭、血緣、等級關係與社會製度,受其影響和作用,形成和積澱了穩定的上尊下卑和“父命難違”、“師道尊嚴”的文化心理結構。隨著改革開放向深層次的發展,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文化思潮影響擴大。有的學生從影視、網絡作品中看到西方社會市民可以指著總統的鼻子罵,個人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可以組織遊行、靜坐示威時,而並沒有真正全麵了解這種社會的“民主自由”的實質。有的學生因而將學校班級製訂的規章製度和紀律要求視為“管、卡、壓”而不滿。當他們從影視和書刊作品中看到男女間的親密接觸和卿卿我我的描寫時,必然在腦子裏浮想聯翩,而現實中父母反對學習期間異性同學間的過多接觸,學校老師對異性同學接觸的過敏反應,把異性同學間的正當交流看做洪水猛獸,甚至一有風吹草動就與家長聯合行動,不問緣由加以禁止,必然加速逆反心理的產生。雖然很多人不與父母、教師發生正麵衝突,但是采取消極抵抗情緒以應付,這為逆反心理在中學生中比較普遍的表現形式。
(2)社會因素的影響。逆反心理的形成與一定時期的社會條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關係。當代中學生生長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初期,在社會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一段時期以來,由於個人主義和金錢意識的泛濫,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錢的奴隸,為了追名求利,置黨紀國法於不顧,以權謀私、貪汙腐化、行賄受賄、執法犯法,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影響。而對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現象,多數人把它變為批評和監督領導幹部的動力,少數人則以偏概全,不能劃清黨紀國法與不正之風的界限,不能區別絕大多數幹部奉公守法與極少數敗類營私舞弊的本質差別,一概采取不信任態度。於是,助長了逆反心理定勢的形成,對宣傳乃至宣傳內容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由於中學生認知能力的限製,這種心理氛圍對中小學生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