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挫折心理(1 / 3)

中小學生常因家庭矛盾、經濟困難、同學關係不暢、老師批評等生活中的不順心事產生挫折感。究其原因是由於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生較大變化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心理出現重要的轉折,獨立性與成人感顯著發展,不同層次的多種需要不斷發生,而他們個性發展尚不穩定,受認識、情感、意誌發展等方麵的製約。加之他們涉世不深,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並非都是一帆風順的,在其動機引發下產生的行為以及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障礙和困難。一旦自尊、交往、自我實現等多種需要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挫折心理,即產生緊張狀態或情緒反應。但挫折不是失敗,不少中小學生心理失衡,就是因為把小的挫折誤認為大的失敗。作為教育者,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中小學生的心理挫折,如何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與別人的心理挫折,改變思維方式,調整情緒,增強中小學生耐受挫折能力,是學校教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下麵我們就中小學生挫折心理的表現方式、產生的原因以及教育對策方麵進行分析和探討。

第一節挫折心理的表現特征

根據對“挫折”概念含義的理解,挫折心理障礙按性質可分為外部挫折和內部挫折,按內容可分為學習性挫折、交往性挫折、誌趣性挫折和自尊性挫折。無論哪種存在方式,都是中小學生遇到挫折後,必然在思想和行動上引起的相應反應。課題組最近對瀏陽市第八中學高一、高二360名學生隨機抽樣調查,有383%學生存在挫折心理反應。同時課題組對某小學67名學生抽樣調查,具有挫折心理的人所占比例為388%,與中學生相差無幾。這說明挫折心理在中小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一個人對挫折的反應程度是隨其容忍力不同而有差異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對挫折的容忍力受到人的生理條件、教育環境、過去挫折的經驗以及個人對挫折的主觀判斷的影響。挫折心理的表現一般有以下幾種:

1悲觀無措。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遭受失敗和挫折後,不能冷靜地分析主客觀原因,而是誇大困難而自怨自艾。例如常見的高一新生入校後一部分學生生活上自理能力較差,加上時間緊張,顧此失彼,手足無措,入學前的信心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哭鼻子,向家長提出另外租房陪讀的要求。又如有的學生某次考試失敗後,不能正確分析失敗是由於知識掌握、計算能力、綜合應用,還是粗心大意、心態失常等原因所致,從教訓中去總結、改進方法,而是誇大一次考試的作用,認為它影響自己學習計劃的完成,甚至危及自己目標的實現而悲觀失望,錯失從失敗中取得成功的良機。

2消極對待。麵對學習生活中的矛盾、不順心之事,或受到打擊、委屈時,有的學生不是采取積極態度,而總是從客觀上找原因,例如當與同學產生糾葛時不是主動化解矛盾,而是將其掩蓋,表現出冷漠和無動於衷的態度;有的對待家庭矛盾、經濟困難造成的挫折,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不能尋找緩和矛盾和解決的方法,也不能向人傾訴,對前途信心不足而悶悶不樂、愁眉苦臉,表現出無奈和無為。

3對抗攻擊。有的學生遭到突如其來的打擊和挫折時情緒激動,不辨別是非,而是一味地遷怒於人,指責怨恨,甚至采取謾罵、鬥毆的方式攻擊別人,破壞公物等。如有的學生在受到學校和老師的批評時,不冷靜,暴跳如雷;有的認為是老師故意給他難堪,出言不遜,對老師不禮貌;有的認為是同學“告陰狀”。

作為教育者,如果我們了解到中小學生遭受挫折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反應,就不應當在這些反應麵前驚慌失措,而應沉著、冷靜地加以處置,力求把挫折心理反應的消極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二節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

引起挫折心理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造成挫折情境的輕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如下兩類:

1客觀原因。引起挫折心理的客觀外部原因主要包括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家庭狀況和教育方法四個方麵。

(1)自然條件。由於自然環境的限製,個人的動機常常不能滿足,目標不能達到。各種無法克服的自然災害使人們滿足和實現動機與目標的行為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如地震會使人的生命受到威脅而無法逃避,出身農家的中小學生家庭承包農田無法繼續耕耘而無收成。有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由於受家庭條件限製不能上寄宿學校,每天早出晚歸,遇上天氣不好,或落後的交通工具出現問題,往往上學遲到,造成苦惱和挫折情境。還有因遇到水災、蟲災、旱災、火災、車禍等帶來的挫折情境。

(2)家庭狀況。有的學生因為家庭遇到不可預料的災禍而產生挫折心理。如父母做生意賠本、打工受騙、患病以及家庭成員關係緊張,經常吵架,父母離家出走長期不歸,失去父愛或母愛等。由此使學生精神上受到打擊,學習條件上受到影響,對學習信心和目標產生動搖,有的人還會認為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而一蹶不振。

(3)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所造成的挫折是指來自於政治、經濟、輿論、風俗、習慣等方麵的影響。一般多發生於人際關係緊張,或其他人為因素的限製而造成中小學生的動機與目標無法實現和滿足的挫折情境。如由於社會分配不公,經濟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家住集鎮,受到生意人擺攤叫賣的幹擾;家住市鎮礦區環境汙染、噪聲幹擾;住地封建迷信盛行,盜竊賭博猖獗,治安環境惡劣;等等。一些人為的社會性挫折比自然性挫折影響更大,危害更重。

(4)教育方法。由於學校教育者的態度、措施、方法不當,也常常會使青少年學生產生挫折心理,具體可以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麵。

①辦學思想方麵的原因。由於有的學校不能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全麵發展道路;不能麵向全體學生,堅持人人都可以培養成才的理念;不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建立互動機製,提供培養發展的平台;對差生采取冷漠、排擠甚至歧視的態度,有意無意地給學生製造了心理障礙。

②學校組織管理方式的原因。例如不能實行人性化管理而采用權威控製、懲罰方式管理學生。忽視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學校目標與學生個人動機之間的嚴重衝突而又得不到及時疏導,很容易使學生引起挫折心理。

③學校內人際關係的原因。如果師生之間關係是單向的,不能做到師生平等、相互尊重,或過分強調競爭性的人際關係,如編重點班,搞分數排隊等,都可能造成學生的挫折心理。

④校園教育環境的原因。如果學校內沒有一個穩定而有序、輕鬆而愉快的學習環境;沒有一個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體現自主的活動環境;沒有一個優美而使人蓬勃向上的校園環境,學生處在“燈不明,路不平,吃喝拉撒挺費神”的環境中,或有的老師對自己要求不嚴,學校紀律鬆弛,都會使學生產生挫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