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挫折心理(3 / 3)

在教育中要特別注意兩種傾向的學生:一種是表現出對學習信心不足,對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棄。這類學生一般都有較長時期的失敗經曆,如能幫助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取得好一些的成績,使他們從成功中體驗到愉快和滿足,引導他們把愉快的情感同自己的努力聯係起來,就能促使他們再作努力,產生再獲成功的期望,逐步提高其學習信心。另一種表現為盲目自信、自我評價過高,即使在實際中遇到多次失敗,卻仍固執己見、委屈抱怨,不承認實際的學習成績與目標要求之間的差距過大。老師要引導這類學生客觀地剖析自己,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要求。

3創設挫折情境,培養學生承受能力。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計劃生育的落實,當今的青少年學生備受家庭和社會的寵愛。但是青少年時期是人生心理最脆弱的時期,青少年思想敏感,感情豐富,情緒不穩定,控製能力差,遇到一點點小事便容易驚慌失措,愛走極端。這些本來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但如果引導教育不及時,就會成為釀成人生悲劇和社會危機的隱患。因此,隻要條件許可,就有必要在中小學生中積極開展逆境教育,這有利於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有利於培養和鍛煉他們對待挫折的承受能力。

具體可以創設如下挫折情境:

(1)適度批評。有的中小學生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就是因為從小受讚揚多,受批評少,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接受批評,傲氣隨著讚揚和自賞不斷升級,和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其實,人的成長離不開批評就像離不開表揚一樣,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同錯誤給予適當批評,有利於他們養成正視自己、容忍挫折的品格,但是對青少年學生的批評要注意分寸,把握火候。

(2)強化鍛煉。現在大部分的中小學生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幾乎和勞動無緣,在家裏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家務活一般由父母全包;在學校裏參加公益勞動的時間微乎其微,有的學生上學連走路的時間都不多。這就容易形成好逸惡勞、怕苦畏難、脆弱自私的惡習。學校可以安排必要的公益勞動並要求學生按質按量地完成任務,讓學生在勞動中磨煉自己的意誌。如增大體育課運動量,開展軍訓拉練活動等。

(3)設置困難。由於受溺愛,諸事由父母或老師代替,所以中小學生容易把複雜的事情想得非常簡單。因為他們平時很少遇到困難的事,結果造成學生缺乏進取心,意誌薄弱,膽小怕事,不善於克服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學生時有意識地出一些難題,以使他們適應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如老師平時考試有意設置難題,大考前的強化訓練,家長突然減少零花錢,在野炊訓練中學校不提供幫助等。當然,在製造挫折情境時要根據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掌握好尺度。

4掌握教育方法,積極因勢利導。受挫折不等於犯錯誤,但錯誤對中小學生而言就是一種挫折。對於他們來說,錯誤與挫折實際上是聯係在一起的。對待中小學生的挫折,要著重進行心理誘導,尊重、關心他們,同情、諒解他們,學會用他們的思想去謹慎地接觸他們的心靈。針對不同的挫折情況積極創造條件,因勢利導,機智、巧妙地處理,由淺入深地做好緩解矛盾的工作。下麵介紹幾種具體方法:

(1)遷移情境。這種方法就是通過改變情境,遷移注意或興趣,把心理矛盾衝突轉換為身體症狀以改變中小學生受挫折時的心情與態度。這樣做不僅有利於情緒轉移,消除心中的煩惱,減輕或消除挫折感,而且遷移的良好心境還可以激發靈感或想象力,困難可能會迎刃而解。如中小學生受挫折後,一般比較激動,常常被挫折所困擾,或者急躁發脾氣,或者悶悶不樂;這時,教育者可以幫助他們避開挫折情境,轉移一下注意力,像對暴躁型的學生,當他們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讓其做點別的事情,如外出散散步、聽聽音樂、聊聊天或參加感興趣的集體活動等,以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2)合理釋放。這種方法就是創造一種情境,使受挫折的中小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受壓抑的情感,發泄他們的情緒,從而冷靜下來,恢複常態。情緒的壓抑是心理變態的根源。消極的情緒壓抑鬱積到一定程度,擁有足夠“能量”時,將會“自行決堤”,造成危害,給進步人為地製造了障礙。教育者發現學生受挫折後,不要讓他們把苦悶壓在心裏,要建立適當的渠道讓其宣泄內心的苦悶,要允許他們平等地用恰當的方式講出自己的想法,說出心裏的抱怨。例如引導學生向學校領導、老師、家長以及好友傾訴,並接受其勸解。

(3)理智解脫。當學生受到心理刺激帶來挫折感時,可通過智力活動讓其獲得正確的客觀認識,經過調節,從而控製和指導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減輕受挫的緊張、痛苦或對立情緒,消除猜疑情緒和行為。因為中小學生的有些煩惱和挫折是本身條件造成的。如相貌、身材、智力、家庭出身等,難以經過自身努力所能改變,這就要學會自我解脫。比如,當某個同學考試未考好,正後悔不迭的時候,就不要馬上責備他水平不夠,應幫他回想一下,是某些知識沒有真正掌握,還是複習時的疏漏,或是缺少必要的複習資料等。當學生家庭受災造成困難時,應及時做好思想工作,並指出困難是暫時的。還可發動老師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用實際行動幫助他。當有的學生遇到父母離婚帶來的打擊時,應了解具體情況,勸導他:父母如果感情真正破裂,離婚也是一種解脫;但他們作為父母,仍要履行撫養的義務,他學習、生活會得到保障。這樣的開導對於緩解學生負重的心理壓力是有一定好處的。教育者要使每個學生接受現實中的自己,要使學生盡可能做到小事糊塗大事清楚,不要硬鑽牛角尖。特別是要教育他們在受挫時,自覺地改善心境,采取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安慰、自我排遣方法,利用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控製、自我調節,以求得理智的解脫。

總之,教育者要注意培養學生自己正確對待自己的心理挫折,學會適當地處理挫折的技能,在挫折感強烈時能用理智控製自己。要教育每個中小學生懂得,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挫折總會有的,一個有誌者要從小學會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和能力。這是一個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