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蘿卜燒青菜(1 / 1)

上世紀80年代,知識分子逐漸有些地位,開始忘乎所以。北京那文化圈子裏,一幫饕餮之徒自帶了原材料,雅聚在一起切磋廚藝,顯擺各人的絕活。會吃還要能做,才是地道的美食家,大戰三百回合,最後勝出的這位,據說是拎了一捆大蔥到場,別人忙著侍候山珍海味,他倒好,藝高人膽大,就一個大蔥,清炒還是油燜,我也說不清楚,反正是一朝先,吃遍天,立刻鶴立雞群滿堂喝彩。都是會吃的主,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誰也不肯昧良心瞎捧,高手林立,沒這本事絕活,誰敢拎捆蔥去打擂台。

差不多同時期,南京大街小巷充斥著賣鴨子的,或鹽水或燒烤,價廉而物美,大快朵頤了本地市民,動輒剁一大碗回家。那時候“鴨都”桂冠還沒戴在頭上,湖南路上有家海員商場專賣高檔貨,進出都是先富起來的有錢人,有錢人往往會蠢,想不明白附近一家賣鴨子的攤位為什麼總是排長隊。南京人喜歡吃鴨子,更牛的是知道應該吃哪裏的鴨子。鴨和鴨弄熟了看上去差不多,到嘴裏,那味道相差太大。

汪曾祺先生是北京作家中最會吃的人,當時名滿文壇,來南京玩,天天都有宴會。很饞街頭的鴨子,特意留一點肚子,我們隨便找個攤子,剁些烤鴨回賓館下酒,吃了連聲喊好,說絕對超過享有盛名的北京烤鴨。我很後悔沒讓他嚐嚐湖南路上的鴨子,隻是把天天排隊的盛況描繪一番,他聽了很是神往。強中自有強中手,南京人在鴨子上是下了大工夫的,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了普及,才有提高。

現在我們家的美食行家上大學的女兒,她經常在外麵混,流行什麼就吃什麼。動不動必定小飯局,重慶火鍋,十三香龍蝦,小肥羊,肯得基麥當勞星巴客,土洋兼收並蓄。偶爾也把父母騙出去吃喝,價位都不是很高,知道我們在吃上麵不肯多花冤枉錢。有次去一家人氣很旺的館子,必須提前一天預訂座位,然後一家人趕過去,坐下來,她先自作主張點了一款紅燒肉,又要了一個蘿卜燒青菜,然後十分得意地說,其他的就湊合點吧,這兩樣是此地的招牌菜,有了它們,你們愛點什麼點什麼。

名不虛傳,紅燒肉能做好的館子並不稀罕,把蘿卜和青菜擱在一起燒,如此有滋有味,還真是不容易。這基本上也算是出了奇招,兩樣東西都是蔬菜中的賤品,上不了台盤,聽上去很可笑。顯然廚師故意走偏鋒,藝高人膽大,出奇製勝。事實證明女兒的話不錯,來這家館子吃飯的,隻要是回頭熟客,一般絕不會放過這兩道菜。

行行有學問,處處有道理,我也曾試著自己學做這菜,見賢思齊,是一種很好的態度,可惜依葫蘆畫瓢,從來不是件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