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蘇州人牛在哪(1 / 1)

真往古時候說,蘇州算不上什麼好地方,譬如漢朝的司馬遷眼裏,中國土地分成九個檔次,蘇州的所在區域,屬於讓人感到尷尬的最後。後來江南大開發,到了唐宋,這裏逐漸牛起來,經濟開始起飛。於是天下財富數這地方最多,所謂“江南居十九”,國家財政收入的十塊大洋,有九塊是江南的貢獻。江南不是蘇州一家,若沒有了姑蘇這道菜,這桌宴席怕是也沒辦法弄。

朋友們聚在一起聊天,想不明白蘇州為什麼能一直這麼牛。曆史文化名城中,發達的城市有一大串,唯有蘇州保持的亢奮狀態最為持久。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蘇州人一旦闊了,似乎再也沒有窮過。這究竟是為什麼,大家各抒己見,我的觀點是蘇州人沾了兩個光,一是善於規劃,二是有富貴傳統。

好的規劃莫過於九百年前的蘇州再造,那時候金兵來襲,好端端的一個城市破壞得不成模樣,蘇州人索性以城外的河湖為依托,引水進城,有計劃地開鑿了一條條河道,構成了非常完善的城市交通係統。傳統中國民居都是坐北朝南,太湖在城西,大海在城東,湖水潺潺東流,前街後河家家臨水,便成了此地日常生活的情景。

我們心目中的那個蘇州,通常都是“水陸相鄰,河街並行”,這個傳統並不是天生,它能力於人工,靠的是曆史上一個好規劃。好的規劃可以有上千年的深遠影響。其實就城市功能而言,老蘇州早已遭遇了太多的現代化障礙,而解決這些棘手問題的出路,說白了就是隻能再造一個全新的蘇州。螺螄殼裏做不出道場,要想繼續做一隻經濟的領頭羊,必須要有新的好的城市規劃。

蘇州人說起自己的高新開發區,眉飛色舞情不自禁。經濟騰飛在有著富貴傳統的蘇州人那裏並不算奇跡,但是今昔對照,麵對一係列驚人的統計數據,那種強烈的自豪感仍然按捺不住。一位蘇州官員告訴我們,有錢的洋人很樂意把銀子拿到蘇州來,為什麼願意在這投資,因為這地方有文化底蘊。

不由得在心裏感到好笑,想自己這些年不說見多識廣,好歹也去過一些碼頭。說到文化底蘊,中國畢竟是泱泱大國,幾千年輝煌曆史,幾乎沒有一個地方不說自己有底蘊。外國人又不傻,他才不會跑到中國來投資文化,情人眼裏出西施,洋人老板一眼相中蘇州,是看中了富貴傳統,看中了這裏做事有板有眼,也就是有好的規劃,因此才敢大膽放心地過來投資。一個巴掌拍不響,就相當於我們心甘情願把錢放在銀行,不是老百姓手頭有錢,是為了這家銀行有實力,有很高的利息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