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路徑依賴,是天使也是魔鬼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製,這種機製使人們一旦選擇走上某一路徑,要麼是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加速優化,要麼是順著原來的錯誤路徑下滑,甚至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下而導致停滯,想要擺脫變得十分困難。這種路徑依賴現象提醒我們,我們的初始選擇至關重要,這個關鍵的第一步一定要走好。
“路徑依賴”這個詞,是由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諾斯提出的,它的含義是:在經濟生活中也有一種慣性,類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作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循環;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厄運循環,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的狀態下。
一個有關曆史的細節,或許可以讓我們看清路徑依賴的強大作用。這個細節,就是屁股決定鐵軌的寬度。
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4.85英尺,這個標準是從哪兒來的呢?早期的鐵路是由造電車的人所設計的,4.85英尺正是電車所用的輪距標準。那麼,電車的標準又是從哪裏來的呢?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所以電車的標準是沿用馬車的輪距標準。馬車又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英國馬路轍跡的寬度是4.85英尺,所以,如果馬車用其他輪距,它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從古羅馬人那裏來的。因為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由羅馬人為其軍隊所鋪設的,而4.85英尺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任何其他輪寬的戰車在這些路上行駛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很長。羅馬人為什麼以4.85英尺作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美國航天飛機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隻比火車軌道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路徑依賴導致了美國航天飛機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竟然是兩千年前便由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決定了。
這就是路徑依賴,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但卻是事實。
路徑依賴被總結出來之後,人們便把它廣泛應用到各個方麵。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製,這種機製使人們一旦選擇走上某一路徑,要麼是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加速優化,要麼是順著原來錯誤路徑往下滑,甚至被“鎖定”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下而導致停滯,想要完全擺脫變得十分困難。
需要說明的是,路徑依賴本身隻是表述了一種現象,它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關鍵在於你的初始選擇正確與否。
博弈大智慧
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循環;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厄運循環,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的狀態下。
(第二節 成功的地方有更多的成功
研究路徑依賴,對於我們個人的一個重要啟迪在於,起點盡量選擇成功機會比較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