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鸚鵡,彩翼飄飄為情來,福地洞天,別開生麵。書生甘玨路遇美少女阿英,阿英說,令尊跟我有婚姻之約。甘回家告訴哥哥甘玉,哥哥卻想不起父親生前關於弟弟有什麼婚姻之約,瑞芳揭秘《聊裔誌異》但他發現阿英長得“人世罕有其匹”,欣然接受阿英為弟婦。阿英跟甘成親後,甘家人發現阿英街分身法,甘玉就懇求阿英“如其妖也,請速行,幸勿殺吾弟!”阿英聞言,化成鸚鵡翩然而逝。原來,甘玨的父親養過一隻聰明的鸚鵡,喂鳥時,四五歲的付奸問:飼鳥何為?父親就開玩笑說:將以為汝婦。甘老頭說養鸚鵡是為了將來給兒子做媳婦,不過說說而已,逗孩子玩罷了。

但在鸚鵡看來,這就是婚姻之約,說過的話就得兌現,這隻可愛的鸚鵡就千方百計把自己修煉成人身來給甘玨做媳婦。更妙的是,鸚鵡做媳婦做得特別盡職盡責、盡善盡美,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她為人既特別端莊又嬌婉善言,這是暗點其鸚鵡身份;二是她特別憚事,對甘玨的嫂子像對待母親一樣;三是富於犧牲精神,因為她“自分不能育男女”,主動離開甘家後,甘娶了薑氏,卻總不喜歡。為了讓甘玨喜歡薑氏並跟她生兒育女,阿英競然來給薑氏美容,“早起為薑理妝,梳競,細勻鉛黃,人視之,豔增數倍,如此三閂,居然麗人”。阿英為什麼要給本來是她情敵的薑氏美容?她是為了報答甘家對她的恩情,就像韓信報答漂母的一飯之恩。阿英為了長兄甘玉的傳宗接代,還給一個又黑又醜但有“宜男相”的丫镘用濃粉雜藥末做美容術,七天後,居然變好看了。請看,三百年前蒲鬆齡就借人鳥之戀的神奇故事,寫了神奇的藥物美容,可惜沒留秘方。—隻小鸚鵡,比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女性還要周到,還要賢惠,還要有犧牲精神。甘家也似乎跟鳥兒特別有緣,汁玨父親死得早,哥哥甘玉把弟弟養大,打算給弟弟找個漂亮媳婦。

他夜宿山寺,聽到窗外有女子說話聲音,見幾個漂亮女郎席地而坐,忽然那個唱歌的秦氏美女卻被一個狩惡的高個兒捉住,咬斷了於指。甘玉救出她,說想娶她為弟婦,卻被這秦氏姑娘一秦吉了一謝絕,說自己已經殘廢,不堪為配,答應“別為賢仲圖之”。聊齋狐魅妖魅、說來,這姑娘也是隻鳥兒,秦吉了她要給計玨介紹的正是鸚鵡阿英。後來當甘落難時,秦吉了又“飛集棘上,展翼覆之”,救了他。

蒲鬆齡在《阿英》裏把人和鳥的關係寫得如此和諧,如此美妙,簡直可以算一部天人合一的“了。魯迅先生曾說《聊齋誌異》“異類有情,尚堪晤對”,意思就是:《聊齋》那些異類有著可貴的感情,可以跟人平等地交流,他們是為了一個“情"字來到人間的。

蒲鬆齡的神奇就在於,人們通常感到恐怖、可怕、可惡的異類,到了他的筆下,也充滿人情味兒。《蛇人》與蛇與人、蛇與蛇之間的溫情,蒲鬆齡說,連蠢然一物的蛇都懂得珍惜感情,對於不講情義的人,應該“羞此蛇”。《二班》則寫一位醫生替生病的老虎治瘡,當醫生麵對惡狼時,猛虎跑來趕走群狼,好像人世間朋友遇到困難時拔刀相助一樣。《趙城虎》寫老虎誤吃了老嫗的兒子,然後就承諾像兒子一樣給老太太養老送終。趙城虎不僅切實做了孝子,在物資上"奉養過於其子”,還像兒子一樣依戀老太太。老太太活著時,老虎“時臥簷下,竟不去”,像兒子承歡膝下;老太太去世後,虎“吼於堂中”,像兒子哭慈母;“直赴塚前,嗥鳴雷動”,簡直是孝子送葬。黑格爾說過:“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