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民幣的識別方法
假人民幣的識別方法一般可以通過“眼看、手摸、耳聽、儀器檢測”四種方法來識別。眼看:看票麵的水印是否清晰,是否有層次和主題效果;手摸:人民幣元均采用了凹版印刷,觸摸票麵上凹印部位的線條是否有凹凸感;耳聽:鈔票紙張是特殊的紙張,挺括耐折,用手抖動會發出清脆的聲音;儀器檢測:用紫光燈檢測無色熒光圖紋,用磁性儀檢測磁性印記,用放大鏡檢測圖案印刷的連接技術及底紋線條。
“¥”符號的由來
我國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人民幣,是以“元”為單位,而“元”的漢語拚音為Yuan。取元的拚音的第一個字母,再添加漢字“元”的兩橫,組成“¥”,規定為人民幣的符號。
大寫金額的由來
1368年1月,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正式登上皇帝寶座。一登基後就立法定規,嚴懲貪官汙吏。在這期間,朱元璋除製定了嚴懲貪汙的法令,為杜絕財務混亂,首創了一項行之有效的數字管理措施,即把漢字中的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在進行錢糧登記時改為“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陌、阡”,並在全國推廣。這一方法使明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後來,人們在使用大寫記賬過程中,漸漸地又用“佰仟”代替了“陌阡”。大寫金額由此而來。
小康
“小康”一詞古代有三種解釋:一,早在西周,小康一詞就已經出現。《詩經》上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這裏,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二,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作小康。《禮記·禮運》上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貴族世襲)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設置)田裏。”這裏描繪的是在夏禹、商湯、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現的盛世。三,指家庭經濟比較寬裕,如宋人洪邁所著《夷堅誌》卷一就有“(劉)癢……久困於窮,冀以小康”的話。今天所說的小康,最早是鄧小平1979年提出來的。所謂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具體來說,就是物質生活狀況、生活環境狀況和社會環境狀況都要得到進一步提高。
中國儲蓄存款的基本形式
在我國,儲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幾種:活期儲蓄指沒有期限、客戶可隨時存取、存取金額不限的一種儲蓄方式;定期儲蓄存款是約定存期,一次或分次存入,一次或多次取出本金或利息的一種儲蓄存款。定期儲蓄存款存期越長利率越高。我國各大銀行的定期儲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存款、定活兩便儲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儲蓄存款、通信存款等。
活期儲蓄
活期儲蓄是指不規定存款期限,可以隨時存取或轉讓的一種儲蓄形式,存款以1元基礎,沒有上限,開戶時銀行發給存折或銀行卡,憑折或卡辦理業務。特點是:一是通存通兌,客戶憑折或銀行卡可在同一銀行的全國網點和自助設備上存取人民幣現金;二是資金靈活,客戶可隨用隨取,資金流動性強;三是繳費方便,客戶可將活期存款賬戶設置為繳費賬戶,由銀行自動代繳各種日常費用。
定期儲蓄
定期儲蓄是相對於活期儲蓄而言,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期限有3個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一般來說,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傳統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單形式外,也有存折形式,後者又稱為存折定期存款,但其以90天為基本計息天數,90天以下不計息。與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較強的的穩定性,且營業成本較低,商業銀行為此持有的存款準備金率也相應較低,因此,定期存款的資金利用率往往高於活期存款。
郵政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