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星空奧秘(4)(1 / 3)

但是,恒星的表麵並不是溫度最高的部分。熱會從它的表麵向外傳播到該恒星周圍的一層很薄的大氣層中(即它的“日冕”)。這裏的熱量從總量上說雖然不大,但是,由於這裏的原子數量相比是很少很少的,以致每一個原子可能獲得大量的熱供應。又因為我們以每一個原子的熱能作為測量溫度的標準,所以日冕的溫度可高達100萬C。

此外,恒星的內部溫度要比其表麵溫度高得多。要使恒星的外層能夠戰勝巨大的向裏拉的引力,就必須是這樣。已經查明,太陽的中心溫度大約是1500萬。C。

顯然,那些質量比太陽大的恒星,它們不但表麵溫度更高,中心溫度也會更高。同時,對於具有一定質量的恒星來說,其核心的溫度一般總是隨著它的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高。有一些天文學家曾嚐試計算出:在整個恒星爆炸的前夕,其核心溫度可以達到多少攝氏度。其中估算的最高溫度是60億C。

那些不屬於主序星的天體,其溫度有多大呢?尤其是那些在20世紀60年代新發現的天體,其溫度可達到多少攝氏度呢?例如,脈衝星的溫度可達到多少攝氏度呢?有些天文學家認為,脈衝星實際上就是非常致密的中子星,這種中子星的質量雖然和一顆普通恒星一樣大,但它的直徑隻有十幾千米。這樣的中子星的核心溫度會不會超過60億C這個“最大值”呢?此外還有類星體,有人認為類星體可能是由數百萬顆普通恒星坍縮而成的,既然如此,這種類星體的核心溫度又有多高呢?

所有這些問題,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回答。

超新星是怎麼回事

在晴朗無月的夜晚,當你抬頭仰望那漫無邊際的星空時,如果你注意到在以前沒有星星的地方,突然冒出一顆明亮無比的星,在它麵前,著名的天狼星變得暗淡無光,耀眼的“太白金星”也不能與之匹敵,甚至太陽的光輝也不能將之壓倒,那麼你所見到的那顆星就是一顆超新星。

說到這裏,大家也許會納悶:平白無故怎麼會突然多出一個叫做“超新星”的星呢?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超新星並不是新生成的恒星,它們是原本早就存在的恒星。要想弄清什麼是超新星,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新星。

在整個宇宙背景很暗的情況下,有些星星我們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甚至用一些大的望遠鏡都看不見。由於某種原因,這種恒星突然產生了爆炸,亮度一下子增長了上萬倍,隨後又逐漸變暗,這種星星叫作新星。其中,我們把那些爆炸時亮度超群出眾的就稱為“超新星”。

這,大家也許又會問,超新星既然是恒星爆炸時形成的,麼恒星為什麼會爆炸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大致了解一下恒星的演化過程。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總要經曆誕生、成長、衰老直至壽終的一生。同樣,自然界的動物、植物也是如此。那麼,天上的星星又怎麼樣呢?也不例外,它們也要經過從生到死的過程。具體可以分為“早期形成”階段、“中年”階段和“晚年”階段。所謂“早期”是指恒星開始形成的時候,“中年”指恒星相對穩定的時期。

我們每天所見的太陽目前就處於“中年”階段,所以它的光度基本不變。而當恒星邁人“晚年”階段後,它就處於一種很不穩定的狀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結構的不穩定呢?許多科學家對此進行了猜測和設想。有人認為進人晚年的恒星,就像一個物體由於內外受力不平衡,晚年恒星就會被迫改變形狀。由於星星要發光,它就必須消耗自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