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正常成人每天的維生素A攝入量為700~1200微克(大約1毫克),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400~3000微克。維生素A不能攝入過多,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A補充劑會引起中毒,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長期每天攝入大於3毫克維生素A會導致骨折、關節痛、皮膚幹燥、皮膚發癢或脫皮、指甲變脆、視力模糊等症狀,甚至引起孕婦流產。而天然植物如蔬菜、水果中的胡蘿卜素則絕對不會引起中毒,可以放心食用。
維生素D
維生素D為類固醇衍生物,屬脂溶性維生素,亦稱為骨化醇,是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天然的維生素D有2種,即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人體中主要是維生素D3。食物中的維生素D可在小腸吸收,主要被肝髒攝取。另外,人體皮膚內含的維生素D3原,經紫外線照射後轉化為維生素D3。多曬太陽是預防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方法之一。不論維生素D2或維生素D3,本身都沒有生物活性,它們必須在肝髒和腎髒經過一係列的代謝轉變,才能成為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3(維生素D-1,25-二羥)。
維生素D能夠維持正常的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和骨鈣沉積。骨及牙齒正常發育離不開足夠的維生素D3;孕婦、嬰兒及青少年維生素D需要量很大。如果體內維生素D缺乏,血中鈣與磷低於正常值,會出現骨骼變軟及畸形,發生在兒童身上稱為佝僂病。2012年7月瑞士科學家發表了他們彙總的11項研究結果,結論是大劑量的維生素D補充(每天>800IU),能預防65歲以上老年人(特別是女性)髖關節和其他部位骨折(不包括椎骨骨折)。維生素D3對預防多種癌症、心髒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均有預防作用。專家們提出如果能有效提高體內維生素D水平,每年可使數百萬人避免死亡。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1000~10000IU)可能使罹患乳腺癌、結腸癌、多發性硬化症和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降低大約50%。歐洲腫瘤研究所和國際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18項相關研究做了綜合分析,這些研究的受試者超過5.7萬人,時間長達6年之久,結果顯示與沒有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對照人群相比,服用維生素D的人死亡率降低了7個百分點。研究者認為,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維生素D具有調節細胞增殖功能的作用,它阻止了細胞的異常增殖,有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
維生素D屬脂溶性維生素,大量分布在體內的脂肪組織裏,因此肥胖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水平較低,而且越肥胖,血中維生素D水平越低,因此,補充維生素D對胖人更重要。近年有研究指出,缺少維生素D與心髒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有關,這可能是胖人易患這些疾病的原因之一,所以肥胖者有必要控製體重,更要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來自澳大利亞的最新研究表明每日早餐攝入大劑量維生素D和鈣(超過500毫克的鈣和8.7微克維生素D)的人群24小時脂肪的燃燒和能量的消耗明顯大於攝取相對少的(低於250毫克的鈣和0.3微克維生素D)人群。這一發現可能為控製肥胖和超重提供一個新途徑。
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主要有下麵3個途徑:
1.通過室外活動照射日光。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僅有10%的人血液中維生素D代謝產物水平適當,而這個人群大多從事室外工作,曝露在太陽光下,刺激體內維生素D生成。在陽光充足的時候,每天隻需要30分鍾以上的戶外活動即可達到目的。防曬霜會阻隔紫外線,因而會嚴重妨礙維生素D的合成。當然,夏日強光下還是應當注意防曬。
2.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也是安全無害的。動物性食物是非強化食物中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魚魚卵、魚油、動物的肝髒、動物的腎髒、蛋黃、全脂牛奶、奶油和奶酪;但我們常吃的瘦肉、雞蛋白、脫脂奶、豆製品、堅果等蛋白質食物幾乎不含或僅有微量的維生素D。蔬菜、水果、穀物及其製品也隻含少量或微量,甚至不含維生素D。
3.當上述兩種途徑不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時,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D製劑。成年人每日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為5~10微克(200~400IU),每日可耐受的維生素D最高攝入量為20微克(800IU)。盡管前麵介紹的成功研究中維生素D的用量非常大,但超大劑量維生素D攝入還是有不良反應的。嚴重中毒時則會損傷腎髒,使軟組織(如心、血管、支氣管、胃、腎小管等)鈣化等。
維生素E
維生素E是一類與生殖功能有關的維生素,故亦稱生育酚。維生素E在無氧條件下較為穩定,即使加熱至200℃以上也不被破壞。維生素E極易被氧化,顏色變深。維生素E本身容易被氧化的特性是為了保護其他物質(如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等)不被氧化破壞,這就是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基本原理。
維生素E(生育酚)缺乏會導致男性或女性不育症、先兆流產,還可引起肌營養不良症、肌肉萎縮、腦水腫、神經麻木症等。更主要的功能是維生素E的抗氧化功能,強大的抗氧化作用使其具有抗衰老、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發病率等作用。維生素E可以抑製人體脂褐素的沉積,起到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科學研究表明,長期服用維生素E的老年人身上的老年斑明顯減少,腦部血液循環也明顯改善。同時,維生素E還可以延緩衰老性智力障礙,包括早老性癡呆引起的智力障礙。維生素E阻止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的氧化反應,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對冠心病和腦卒中有預防作用。另外還通過抗氧化作用抑製正常細胞癌變並可抑製癌細胞生長。
各種植物油、堅果(種子)、豆類、蛋類、菌類、蝦蟹海鮮類食物富含維生素E(具體含量可參考書後食物營養數據表)。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正常成人每天的維生素E攝入量為14毫克α生育酚當量。
一般食物中所含維生素E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維生素E與其他脂溶性維生素比較相對無毒。大多數成人可以耐受100~800毫克α生育酚當量的維生素E。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800毫克α生育酚當量的維生素E作為維生素E的每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維生素K
維生素K屬脂溶性維生素,因具有促凝血功能,故又稱凝血維生素。常見的有維生素K1和維生素K2。維生素K1是由植物合成的,如苜蓿、菠菜等綠葉植物;維生素K2則由微生物合成。人體腸道細菌也可合成維生素K2。現代維生素K已能人工合成,如維生素K3、維生素K4,為臨床所常用。維生素K和肝髒合成四種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Ⅶ、Ⅸ及Ⅹ)密切相關,如果缺乏維生素K,它們催化凝血作用的能力將明顯下降。
人腸中有一種細菌會為人體源源不斷地製造維生素K,加上在豬肝、雞蛋、蔬菜中含量較豐富,因此,一般人不會缺乏。但消化道機能紊亂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會抑製腸道微生物對維生素K的合成,偶爾也會發生維生素K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