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雖然不是疾病,卻是現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種表現。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疾病。預防、消除亞健康,是世界衛生組織21世紀一項預防性的健康策略。“中國目前大約有七成的人口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是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國際亞健康學術成果研討會透露的數字。
其實,身體會有意無意向我們發出種種信號,預警我們的生理係統,以便我們迅速找出應對之策。
經常清晨頭暈——有可能是患了頸椎骨質增生,也可能是血黏度過高。
早醒後失眠——一般會發生在患各種抑鬱症和有心理障礙的人身上,尤其以抑鬱症患者居多。
心慌饑餓難忍——如果你總是醒來很早,並且感到饑餓,有心慌和渾身沒勁的感覺,你很可能已經有了糖尿病的跡象,建議你去醫院做個化驗。
身體浮腫——要警惕是否有了腎病或是心髒病。
健忘——動脈硬化是導致健忘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段時間脾氣特別暴躁——皮膚突然變得幹燥了許多,頭發上還有許多頭皮屑。這可能是由於工作壓力大,需要適當減壓了,另外,缺乏維生素B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白天上班時總是沒精神——這不僅僅是缺乏睡眠的問題,慢性疲勞綜合症已經侵襲了大多數上班族,你也不能幸免地成為了亞健康人群中的一員。
晚上發熱——如果低熱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則要馬上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了。
下肢酸痛——一般伏案工作時間過長或經常站立工作的人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是腿部有沉重酸脹感,還伴有下腹部墜脹和低熱的感覺,則可能是有婦科炎症,如盆腔炎等。
食欲劇增,體重卻不明原因地減輕——要警惕是否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也可能是糖尿病在搗鬼。
食欲不振——如果小便顏色像濃茶一樣,照鏡子時發現白眼球發黃,則可能是患了肝炎。
發質變得脆弱了,脫落得比平時多——這可能是由於頭發的養分不足或身體的激素分泌異常。
皮膚上有紅斑或手掌的皮膚變紅——有可能是肝病引起的。
乳房上的皮膚有改變,如果出現橘皮樣的皺褶,用手能摸到乳房內有不易推動的腫塊,乳頭有分泌物溢出——要警惕乳腺癌。
皮膚上的黑痣突然變大和突出,或者皮膚上突然長出了新痣——這些都是皮膚癌的危險信號,一定不可忽視。
起夜次數增加——有可能是泌尿係統出了問題。
每晚都被噩夢糾纏——壓力太大或心髒功能不佳。
腳抽筋——最大的可能是缺鈣。
健康小檔案
如果你的身體也出現上述狀況,那是因為你的身體預警係統在告訴你,你已經走到了亞健康的邊緣,要及早治療。
警惕“灰色”心理綜合症
美國加州大學的郝伯格教授研究發現,進入中老年時期的男性多產生一種與更年期病症不完全相同的綜合症。其主要特征是,在性格和心理上發生突變,且感到焦躁不安,鬱鬱寡歡,而自己又矢口否認何病。郝伯格教授把這種病症稱為“灰色”心理綜合症。
“灰色”心理綜合症的發生,多起因於生理和心理兩方麵。生理上,人從童年、少年、青年而到壯年,有一種永無止境的感覺。但進入中老年,這種成長就逐漸地由緩慢而停止,開始出現衰退。
即使身體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也有力不從心、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如白發、皺紋的出現,肥胖身軀的形成,動輒產生疲勞感等,都引起情緒失衡,精神反常。在心理上,首先產生的是厭倦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開始麵臨衰老。盡管沒有誰能改變衰老,但人們卻可以抵抗衰老,美國營養保健專家弗蘭克博士研究發現,人體衰老與飲食有密切關係,如果營養搭配合理,就可以延緩衰老的進程。
適當節食
雖然衰老是人類生命過程中的必然規律。但是去除外界不良因素後,有可能使人按原有遺傳程序健康地生活到百歲以上。
美國科學家用小白鼠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發現限製飲食能引起身體生化和病理方麵的改變,並且證明了限製飲食可延長壽命的結論;捷克有人調查老年人的營養史,發現長壽老人絕大多數出自貧窮家庭,兒童時代處在“限食”狀態,由此人們得出結論:“人類因多食而早死。”美國科學家推論,人類如果采用“少吃”這種飲食模式,概率壽命可望延長20~30年。
多食雜食
科學研究發現,無論是素食還是葷食,都不如雜食獲得的營養全麵。葷素搭配、比例適當才能健康長壽。
人類長期生活積累的實踐經驗為:適合人類最合理的飲食結構就是穀物豆類、蔬菜水果與肉食之比為5∶2∶1,即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最佳比例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