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檔案
健康的減肥方法是科學合理地控製飲食,結合運動逐漸減輕體重。
不要偏信“天然食品”
食物藥理學家研究發現,不少植物能夠自行合成抗蟲害的毒素,如茄類蔬菜中含有尼古丁,菠菜中含有毒物質草酸鹽,土豆中含有毒生物堿等等。過多地食用這些食物,一樣會置人於不健康狀態。癌症專家更進一步指出:人類從食物中攝取的天然毒素,其數量遠多於人造合成毒素,天然食品致癌的幾率在某些人群中比人工食品還高。他們認為,每種食物毒素對人體來說,都有一個天然的可承受量,隻要攝取量低於這個劑量,身體便會自行地產生抵抗力,以防止毒素的傷害。具體執行起來就是:隻要我們不是特別的偏食某種食物,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追求自然、健康的天然食品成為一種時尚。
“純天然”如今已成為食品的最佳賣點,成為安全可靠的代名詞。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日前提出質疑,目前我國的產品標準中並無“純天然”一項,所謂“純天然食品”是經營者誤導消費者。
目前,市場上許多食品的外包裝都印著“純天然”“絕對天然”等字樣,一些消費者也常常把“純天然食品”與“綠色食品”相混淆,認為“純天然”食品就是“綠色食品”。上海市消協消費指導專家指出,“純天然食品”這一概念欠缺科學性。因為“純天然”並不代表潔淨、衛生,許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用得適量可發揮積極作用,過量使用則會引發不良後果。同時,天然物質也不都是“純”的,即便是對人類有益的野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也難免受到汙染,從而失去“純潔”。
其實,天然食品不等於健康食品。很多天然食品在食用中是有很多誤區的。
幹果:我們一般都高估了它的營養價值,以為幹果比新鮮水果含有更豐富的營養。事實上,正因為幹果隻是小食品,所以很多人都會吃得比一般生果多,自然也就吸收了更多營養。另外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幹果含有用於保持顏色的亞硝酸鹽,有些人會產生過敏反應,引起呼吸困難或是氣喘。
健康薯片:蔬菜脆片和玉米、薯片比較,不見得前者比後者好很多。蔬菜脆片與薯片一樣,所含的維生素與礦物質非常少,與薯片並無區別。
綠色蔬菜和水果:很多人都喜歡綠色食品,認為這會比一般食物新鮮和健康。但是直到今天,美國的研究人員仍在研究何種條件下才可稱為綠色食品。即使是綠色食品食用前也一定要清洗幹淨。
綠色牛奶:綠色牛奶是指在奶牛的飼養過程中沒有注射抗生素和荷爾蒙。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仍沒有調查顯示這種綠色牛奶較普通牛奶更健康。
豆腐: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降低膽固醇,但其組織及營養也會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區別。比較硬的豆腐含有較少的水分,可是與較軟的豆腐相比,卻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豆奶:確切地說,豆奶並不能被稱為“奶”,因為它並沒有達到牛奶的標準。奶應該出自動物而非植物,所以豆奶隻能算是豆類飲料。不能用它代替牛奶喂養嬰兒。
健康小檔案
天然食品絕不等於安全、衛生的綠色食品,因此,在選擇食品時,要掌握正確的認識方法。
食物搭配誤區多
人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是從飲食中獲得的,一種食物與另一種或幾種食物巧妙組合,可起到取長補短、興利除弊的作用。如果搭配不當,輕則降低營養價值,重則引起不良反應或致病。有些食物的搭配組合已經是由來已久,其美妙的口味也被人們所接受,習慣上也覺得這些搭配是順理成章的了。但從健康的角度講,這些搭配存在一些誤區。
1.豆漿衝雞蛋
若用豆漿衝雞蛋,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其應有的營養價值。
2.小蔥拌豆腐
用小蔥拌豆腐,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會結合成白色沉澱物——草酸鈣,易造成人體對鈣質吸收困難。
3.水果與海鮮同吃
海味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且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而引起不適,使人出現肚子痛、嘔吐、惡心等症狀。含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因此,這些水果不宜與海鮮同時食用,如果要吃,建議您最好間隔兩個小時。
4.酒和胡蘿卜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