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把那張決定自己工資命運的卡片,送到打卡機的嘴裏咬上一口,感覺到一種冷酷。
9:00向ICQ上的11個PLMM送上玫瑰,第11個要特別注明,認識你真好。我們從不上中文OICQ,那是十七八歲才幹的事。
9:05開始一天的工作。在上司走過的每個瞬間都表現得非常專注,其餘時間多數在玩弄自己的簽字筆和上網。
11:30和大家一起排著整齊的隊伍去領中飯,嘰嘰喳喳地講解著“×××問題”(我們從不談國事)。這時經理出現了,從他的臉上,讀到一條短信息:“感謝總公司,感謝董事長和我,賜給你們一天中的一餐。”
12:00匆匆吃完例行公事的中飯,就趕緊抹著嘴坐到電腦麵前,進行“空中交流”。
13:30從ICQ的唾沫堆裏滾了出來,並為先頭用英文拒絕了一個小女孩的見麵要求而感到滿足。
14:30至於工作,其實就是讓明天的工作能得以繼續下去,於是無緣由地把手中的事情越幹越多。
14:40上司讓去客戶那邊報告最近的業績,整理材料出門。
15:00到達某某大廈,見到客戶。客戶嘰哩呱啦說了一大堆,對公司這個月的工作不太滿意,憋了一肚子氣。
16:00回到公司,向頂頭上司彙報情況,上司連續說了7句“MyGod!”其實,他是個地道的北京人,後來成了“海龜派”,明明想說“我×”,卻改成了“MyGod!”
17:00生物鍾告訴我,現在已經是下班時間,正好總經理來了:“你可以回家了。”“可我還想再整理一下星期三的會議資料。”總經理點點頭,表示讚賞,他肯定想不到的是,他走後的300秒內,我就鑽進電梯了。
18:00在超市上選購了一些淨菜回家,決定晚上自己煮飯。
20:00又看了一遍“大話西遊”,默默背誦了一遍台詞,然後洗幹淨襯衣,明天還得保持白領。
喧鬧的都市、緊張的工作,高薪掩蔽了自我空間喪失的孤獨與寂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生活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樂趣。現代城市白領麵對的生活是一個程序。每天的生活被日程表決定,某日上午10點要和某個客戶通電話,某日和同事去酒吧都在日程裏,甚至三五年後的某一天會在做些什麼都是可以預測的——如果白領們還繼續工作。因此即使跳槽也解決不了問題——現代社會的所謂白領,從他們選擇這種身份開始,就打上了程序的烙印。
智慧和體力的付出,並沒有換來更多樂趣、更有挑戰性的生活,同時卻放棄了休閑和快樂,仿佛是一個虛幻的夢,根本無法得到曾經想得到的東西。一位公司總裁說:“我是一個機械人,每天所做的工作是公司替我設計好的,每天10點鍾要把昨天的銷售數字報上來;每天要跟代理商談話。到了晚上,還要和不同區的經理統計報表,每天都是數字、數字、數字。一年一年下去,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裏,人變得完全沒有活力。”
有人預言,心理養生將成為21世紀的健康主題。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應該結束這種“程序員”生活了!養生,最重要的是要“養心”。
時時保持有愛心。心中有愛,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樂於扶貧助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中有愛,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愉悅之感;心中有愛,就會光明磊落,樂於對人敞開心扉,心中就常有輕鬆之感。
要有寬容之心。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地要發生。麵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堅強和力量。學會寬容就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就等於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