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趙女士這種40歲左右提早出現更年期症狀的知識型女性越來越常見。與1989年進行的調查中農村婦女更年期早於城市知識女性兩年相比,更年期女性出現新的兩極分化——知識女性出現更年期提前的傾向,知識層次越高、性格越內向、生活條件越優裕的女性,更年期開始越早,症狀也越明顯。50多歲還未絕經的女性,大多是文化不高,或性格開朗,或不太富裕,或從事體力勞動者。
有一項調查統計顯示,目前45歲左右停經的女性中,教師、醫生等知識女性超過60%,而40歲左右停經的女性占的比例從3.1%上升到3.5%,比15年前約上升了13%,其中知識女性占了絕大多數。
32歲的李小姐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部主管,每天都要工作10多個小時,甚至連吃飯睡覺都在想著市場。“整天像拚命似的,稍慢一步我們的市場就會被競爭對手搶走。”李小姐看起來有些疲憊,“那樣的話自己的職位就難以保住,所以隻要身體還好,即使忙點、累點也沒什麼。可是近來我經常感到情緒不穩,有時無端發火,夜裏經常失眠,想到任務沒完成,半夜還會突然驚醒。”她擔心這些來自身體內部的危機早晚會把自己打垮。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白領階層都是這樣的生活狀態。
30歲的齊小姐是杜邦纖維(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品牌經理,她看起來健康、陽光、動感、時尚、魅力、熱情……熟悉她的人都知道,不要在上班時間打私人電話給她,那時她說話沒有任何感情色彩,披著一個殼兒。下班後的齊燕卻像是換了個人,一個星期總有兩三天,她會和好友出去吃飯。
大吃大喝,嚷嚷減肥,照舊麵不改色地輪流試過上海好玩餐廳。看免費雜誌,聽朋友吹牛,然後和一幫酒肉朋友去吃。這個北方女子很喜歡味道重的湘菜、貴州菜。一早一晚,站在秤上時她無限懺悔自己的懶惰。周末去Hilton的健身中心遊泳,成了她唯一的塑身運動。
她在晚上從來不約客戶,通常在中午解決掉。否則就成了工作上的延伸,那樣會很累。
問她有沒有對自己的年齡恐慌過,她說有,她有個小侄子,每年給孩子過生日,她就特別恐慌,“昨天才25,怎麼就30了,人怎麼老得這麼快?”幸好那隻是很短的一段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我知道我在做什麼,得到了什麼。”
她說:“30歲是女孩子最美的時候,沒有二十幾歲在職場上的工作壓力,可以應付得很從容,在生活中也特別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我們知道人類是很渺小的,宇宙有它的宇宙法則,生存於其中的任何生命體都得符合宇宙法則,凡事有它自然的規律,我們要學會與環境和諧相處,找到這自然法則,找到事物的平衡點,正如“皰丁解牛”一樣,隻有深入了解牛的心理結構,工作起來才能遊刃有餘。
其實,人在旅途,你不可能如蝸牛負屋而走,真如蝸牛般的,你又能走多遠?於是,你明白許多看似有用的東西,其實完全可以揚棄、合並、壓縮,拎上一個小包就夠了。每個人活在世上,好歹都要度過一生。為何不從從容地度過每個日子,從而“穩腳度年華”,紮紮實實地走過命運所設立的每一段旅程?如果努力做到了,那麼,無論業績大小、成就高低、壽命長短,其一生無不具備了那種叫做“意義”的韻味。
健康小檔案
中年人要健康,必須抓住四句話: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輕鬆,六十成功。
不要忘記“中場休息”
如今對於許多“白領”而言,“白領”本身不再僅僅是一個有誘惑力的名詞,在享受它帶來的諸如社會地位、高薪的同時,更多的則是意味著永不停歇的快跑,甚至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家庭的重擔,工作的壓力,競爭的殘酷,在無休無止地付出、缺乏動力沒有激情的狀況下,很多“高薪族”更加渴望的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