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7.1%,而50歲以上的人口也已達到總人口的21%。按國際通行的標準衡量,這標誌著中國已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幫助中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已成為中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營養學會專家介紹:“研究表明,人進入中年後,人體的代謝速度減慢,身體對營養的需求也與從前不同。要實現健康老齡化,預防重於治療。因而中老年人應注意從日常膳食中額外補充一些必需的營養素,如不飽和脂肪酸,鈣和維生素A、D、E等。”
目前,市場上湧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營養品、保健品,老年人是其重點推銷對象。親朋好友和子女應該頭腦清醒,不能為一個孝子名而盲目購買。中老年人應該成為保健品的聰明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必須弄清自己希望在哪些方麵獲益,不要一聽到親朋好友說吃了某種產品變得更健康就盲目跟隨。同時,要給保健品一些時間,吃了不可能馬上見效,身體的改善是需要時間的。沒有什麼“靈丹妙藥”,不要相信那些誇張的言論和宣傳廣告,應該客觀地認識保健品的功效。更不要按價格論質量,保健品效果的強弱不是價格越高越好,如你不需要更多的添加成分,選擇功能少些,價格低些的就可以了。要選擇誠實、有信譽的商家,注意產品的禁忌。保健品隻是適宜於特定人群調節機體功能時服用。因此,必須對症選購。
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若能合理調配老年人的膳食,滿足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就不必購用保健食品。因為新鮮食物中既有各種營養素,且價格又便宜。如用數角錢買100克四川柑桔可得33毫克維生素C,同時又得到180微克胡蘿卜素、42毫克鈣,如用5~6元錢買一瓶保健飲料也許隻有20~30毫克維生素C,還有色素、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其營養價值肯定不如新鮮水果營養豐富和安全可靠。
如果老人食欲不振,膳食中食物不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或身體由於某種生理功能減弱,需要保健食品進行補充時,其原則仍然應該是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補什麼。在挑選保健食品時,不可盲目相信有些廠家的誇大宣傳。比如有人宣傳蜂王漿內含有大量激素可以讓蜂王長大,因此對人也一樣有用。實際上蜜蜂屬於昆蟲類,與人類親緣關係很遠,人類消耗能量首先分解糖類,而昆蟲先分解脂肪,有一些昆蟲體內的激素人體內沒有,也不一定需要,有的甚至於有害。老年人對保健食品的選擇最好能在衛生人員指導下進行。在購買時應細看標簽,最好有營養研究機構的檢測或推薦,這樣的產品比較可信。
在日常的飲食方麵要注意,老人需要的功能類食品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補腦益智食品: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記憶衰退現象,需要進食補腦食品,以改善腦力不足的情況。醫學研究發現,含有卵磷脂的食品,能夠提高大腦的活動機能,延緩大腦的老化和衰退。含豐富的卵磷脂的食物:大豆、蛋黃。其他健腦食品:核桃、蜂蜜、黃花菜(又稱金針菜)、龍眼、蘋果、香蕉、葡萄等。
減肥輕身食品:老年人肥胖切忌服用減肥藥品,以免損害身體。中國傳統的減肥食品:茯苓、香菇、薏苡仁、淮山、發菜、黑木耳、番薯、竹筍、冬瓜、黃瓜等。
潤膚多發食品:老年人由於內分泌功能減退,性激素減少,皮膚變得幹燥、發皺、出現亞斑點,為了保護皮膚,使皮膚潤澤,平時經常食蓮子、龍眼幹、薏苡仁、百合、核桃、黑芝麻、紅棗、芡實等煮湯或煮粥,均能夠潤澤皮膚。而何首烏、黑芝麻更有烏發的功效。
健康小檔案
老人們保護健康不能依靠保健品,要依靠平衡膳食、多多鍛煉、生活規律、情緒樂觀才行。而保健品是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準備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什麼保健品都可以吃的。正常人沒有特殊需要最好不吃保健品。
常見病飲食資訊
良好的食療,是延緩衰老、防治癌症的物質基礎。尤其是老年人處在人生重要時期,科學的食補,有選擇性的食療,將起到有病治病、無病益身的功能餐作用。老年人由於體弱多病,加之機體代謝和排泄功能下降,服藥後常常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副反應。如果采用飲食療法,既可避免不良的副反應,又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中老年人食療常用藥物有:杏仁、桔梗、陳皮、桑葉、菊花、銀花、甘草、薄荷、白果、銀耳、燕窩、魚腥草、核桃、百部、丹參、西紅花、玉竹、川芎、人參、麥冬、西洋參、當歸、黃芪、山藥、白豆蔻、山楂、紫河車、蜂蜜、薏苡仁、龍眼肉、枸杞子等;常用食物有:蔬菜類、水產品、豆製品、禽蛋類等。
下麵介紹幾種老年常見病的飲食療法,以供選用。
便秘
主食吃些粗糧,有條件的可以吃一些麥片。
輔食中,要多吃些富有纖維素的食物。如有皮的水果,有莖葉的蔬菜或筍、瓜果。有些食物,如生蘿卜、生蔥、大蒜、白薯(地瓜、甘薯)等,能增加腸道的蠕動,起到通便的作用。
炒菜時,適當地多加些脂肪或植物油。脂肪分解後,能產生脂肪酸,也可以刺激腸道蠕動。
潤腸的食品,還有蜂蜜、芝麻、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