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老年健康計劃(4)(1 / 3)

在生活習慣上也應該互相體諒寬容,誰也不要幻想去改變誰,你喜歡甜,他喜歡鹹,你怕不辣他怕辣,怎麼辦?除了寬容還是寬容,來一個“一鍋兩製”互相尊重。當然,為了讓老伴吃得舒坦再麻煩也值得。又比如穿衣,一般女同胞都好添新衣,而男同胞一般自己不願多添衣也不高興老伴成天逛商店。其實,隻要經濟上過得去,讓她多買幾套穿得亮麗也蠻好。

健康小檔案

老夫老妻在精神上相互安慰寄托,在生活上相互照顧關懷,是其他關係所無法替代的。

坦然麵對疾病

自從老周上了年紀,就開始害怕自己得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由於這種對疾病的恐懼,老周變得極度的“敏感”。如果在晨練的隊伍中或親友鄰居中,有某個老人患了癌症或突然去世,他就會誠惶誠恐,想起他(她)生前所說的某種不適,自己的身體也就感到不適,到醫院做過檢查也不放心,唯恐醫生或家人隱瞞了自己的病情。久而久之,老周得了抑鬱症。

老年人的感情往往比較脆弱,有時候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恢複過來,有人甚至從此一蹶不振。對於老年人,要想高質量地活著,自己就得坦然麵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

衰老總是令人恐懼,有些人進入老年,就開始生活得提心吊膽,身體的任何變化都會感到不安。也有的人,因為恐懼而不敢承認自身的衰老,年紀大了,一切還按年輕人的標準來,有了病痛也不去看。其實,這些態度都會讓健康一天天地離你而去。

坦然接受衰老的事實,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第一課。進入老年,就要更加有意識地愛護自己的健康,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請相信隻要有一個年輕的心態,生活方式健康科學,你完全可以生活得更年輕。

健康長壽不僅指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據了解,在我國每年有大約10萬年齡超過55歲的人自殺,占所有自殺者比例的36%。25%的老年自殺者在自殺前都有抑鬱症及其他精神症狀,但都沒有接受過早期治療。唐山市心理谘詢中心主任沈振明指出,老年人是心理疾病的高發群體,這與缺乏社會、家庭以及子女的關愛關係最大,還與其自身缺乏對心理疾病的認知度有關,有些老人心理有了問題,卻不認為自己患病,也不知道如何治療。

對於老人來說,保持良好的情緒很重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一是要培養一些幽默感,就是要能在一些氣氛緊張的環境中,用一些輕鬆的語言,去克服一些不良的情緒狀態;二是增加愉快生活的體驗,經常想自己過去的成功,以及所做的有益的事情等等,多想一想高興的事情;三是使自己的情緒獲得適當表現的機會,即適當地宣泄;四是善於從光明一麵觀察事物,“塞翁失馬”的故事告訴我們,隻要善於看到事物有利的一麵,就會不斷保持平靜的心態。

健康小檔案

長壽之道,其實就在自己手中。

定期體檢

一位77歲的女性高級知識分子,多年在單位的組織下進行一年一度的體檢,健康狀況良好,自感無任何不適。後來,她連續5年放棄體檢。第6年,一位同事臨時邀她前去體檢,結果發現肺癌,已是晚期,雖經手術治療,仍然無效,不久即去世。如果她每年堅持參加體檢,一定會及早發現腫瘤,及時手術切除,應當可以治愈。

一般說來,人的身體狀況往往從35歲左右開始就走下坡路了,但健康人群往往感覺不到自己身體已經或正在發生的微小變化。因此,從這個年齡起,定期體檢顯得尤為重要。

老年人的免疫力普遍比較低,更不能忽視體檢的重要性。一些老年多發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惡性腫瘤等,時刻威脅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超過60歲的老年人至少每半年就應該做一次體檢。要經常進行血液流變、血壓、血糖、心電圖、腫瘤生長因子等檢測。另外,老年人的眼疾很多見,像白內障、青光眼等都可以通過定期的眼底檢查早期發現。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要隨時複查,才能及時控製病情惡化。

但是現在體檢機構多、項目雜,如何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老人的體檢項目呢?

量體重:身體過於肥胖會增加心髒負擔,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過於消瘦則會導致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其他疾病。人們常說的“千斤難買老來瘦”並不全對,因為老年人的消瘦極有可能是腫瘤導致的消耗性疾病的表現,所以應該引起重視。尤其是短時間內突然的消瘦,就更應該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