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劉墉小傳 (3)(1 / 2)

出發具體時間,具體到幾點幾分;

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有幾趟航班,怎麼銜接,如何接送;

上午十二點之前不要安排活動,以保證下午和晚上的活動精神飽滿;

不和不相幹的人吃飯,如果非吃不可,說好多長時間,時間一到,告辭走人;

某個活動在幾點開始,幾點幾分應該到達休息室,從休息室到會場需要走幾分鍾;

演講會場最好能容納一千五百人以上,演講桌要標準高低,擺放的鮮花裏不要有香水百合,話筒的效果要好,最好有返聲係統。

……

就這樣,每到一處,即使提前告訴劉墉出發時間,他還會自己算一下:你讓我幾點幾分下樓,太早了,再推後三分鍾。當你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從服務台打去電話,他會說:不是說好了嗎?我會按時下去。

在劉墉的眼中,時間是以分鍾計算的。報紙記者要采訪,他會先問:你做什麼欄目?打算做多大版麵?如果是電視采訪,他會問:節目打算播多長時間?問完後,他會按照自己把握的時間接受采訪,差不多時就會打住,並提醒采訪者:我回答的內容已經超過你的需要了,內容已經夠用了,可以停止了!

我曾經事後問他:不怕得罪記者嗎?他說,我的時間有限,下麵又有其他活動,采訪者應該尊重采訪對象,他事先不做“功課”,來了以後再慢慢聊天,這是浪費我和他自己的時間。

同樣,他也不愛和人吃飯。有一次劉墉作為嘉賓,被邀請參加全國圖書訂貨會。訂貨會期間,當地政府為赴會嘉賓舉辦了一次大型宴會,市長親自主持,因為劉墉名氣大,主辦方特地把他安排在市長旁邊就座。可沒想到,宴會開到一半時,劉墉就謝宴告辭了。眾人無奈,隻好把他送回賓館。事後不少人認為劉墉不通情理。

可對劉墉來說,為了人情、麵子的應酬,不僅浪費他寶貴的時間,還毀壞身體,別人沒權力這樣要求他。他要對得起自己,把省下來的時間用來想別的事,哪怕是休息一會兒,也比耗在飯桌上強。

他的經紀人說,劉墉每次來大陸,她從不輕易安排他應酬場麵。同樣,劉墉自己吃飯也不需要別人陪。這樣兩方麵都省心,把他放進最好的賓館,再給一張“簽字畫押”的行程表,一日三餐隨他去就行。

但是,劉墉也愛操閑心。他住多了世界一流飯店,知道人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他說,花多少錢,就該享受相應的服務。所以他會經常給所住的飯店找麻煩:比如衛生間浴缸的水龍頭,安放位置不好,顧客得撅著屁股、趴下身子去擰;房間裏沒有提供毛毯;空調溫度不夠或過高;菜單上明明寫的是羊肉,做出來的卻是牛肉,等等,都會讓他抓住不放。為此,有人開玩笑說,除了畫畫、寫作,劉墉做個五星級飯店的總經理也沒問題,飯店任何不到位的地方,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因為是中國人裏的美國人,劉墉說“不”的時候沒有心理障礙。而他旁邊的人,就得為他說“不”的事情去作解釋,不然別人會覺得他不通人情,難以理解。這個艱難的解釋工作,常常由他的經紀人曲小姐來完成。

對暢銷書作家來講,簽名售書是個體力活,尤其對劉墉來說,更是這樣。“墉迷”們大都很年輕,熱情非常高,無論在哪個城市,他的簽名現場都會被圍得水泄不通,常常創了當地的簽售紀錄。這樣一來,不僅苦了劉墉,也給接待方帶來了壓力。

每到此時,劉墉都要求:簽名時間為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為了照顧更多的讀者,每人隻簽一本,隻簽名,不簽時間、祝詞。

可是簽名現場,很多孩子已經辛辛苦苦地排隊等了兩三個小時,其中還有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或老爺爺,替上學的孫子來排隊。讀者的手中,少則一兩本,多則三五本,甚至還有多達幾十本的,那往往是整個班的同學派來的代表。

不少“墉迷”都會說出各種理由來,要求劉墉破例多簽一段話或一個時間:為我遠在他鄉的女朋友寫幾句話吧!為我生重病的同學寫幾個字吧!遇到這種狀況,劉墉一概委婉而堅定地拒絕。我們則在旁邊不斷地扯著嗓子解釋:“對不起,不能破例,請諒解! ”

但是,劉墉說,他又是美國人裏的中國人。舉辦簽名會時,為了滿足主辦方簽名的需求,劉墉常常提前交代:主辦方要簽的書拿到賓館裏,在他休息的時間簽名。這樣一來,主辦方送來的書有時竟多達

二三百本,劉墉二話不說,保證給他們都簽上。

雖然給現場的讀者每人隻簽一本,但劉墉每簽一本,都要抬頭向讀者說一聲謝謝,為了讓讀者滿意,他右手簽字,左手握手,而他的簽名速度又很快,每分鍾幾乎二十本,這樣頻繁地抬頭低頭,肯定會頭暈。連我們在旁邊幫著翻書,抬頭低頭的幅度不大,一個多小時下來都會頭暈得想吐!劉墉說,這是對讀者的尊重,我必須抬頭看他們一眼。

兩雙襪子成了心病

2001年秋季,劉墉和劉軒同被邀請來北京做活動。其間要接受中央電視台《聊天》節目的采訪,因為劉軒匆匆從美國趕來,沒有帶適合上電視的衣服,劉墉同意把自己的信用卡借給兒子用,但說好了,回美國後馬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