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行動。它是沒有人要你去做什麼,而是自動自發做好的美德。那些積極主動的人,不論在哪一行都很吃香,而且能很快進入高層次的行列。而那些被動、精神散漫、懶惰的人,不管你是誰,機遇不會偏愛你,時間也會將你淘汰出局。
懶散容易使人精神頹廢、萎靡不振、喪失鬥誌,嚴重時會直接影響人的健康。醫學表明:勤奮、忙碌有益於健康。美國心理學博士雷米的一項研究發現,最忙碌最緊張的人的壽齡,通常比普通人高出29%。他還發現,外出工作的婦女比家庭婦女患病率低,不工作的人比有工作的人的健康狀況差。成功的業績會帶來自我價值的實現,讓你感到生活充實,心理的滿足,可見,你在工作中越勤奮,越成功,心情也就越舒暢,身體也就越好。
懶惰常會使我們與成功失之交臂,我們就要克服懶散的習慣。懶散作為習慣,可見它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克服它也需我們下定決心。對此,拿破侖·希爾總結了幾個重點,我們不妨試試。
(1)做一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實踐,做真正在做事的人;不要做個任何事都不想做的人。
(2)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預期將來一定有困難,一旦發生,就立刻解決。
(3)創意本身不能帶來成功,隻有付諸實施時才有價值。
(4)用行動來克服恐懼,同時增強你的自信。怕什麼就去做什麼,你的恐懼就會自然消失。你試試看就明白了。
(5)自己推動自己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來支持你去做事,主動一點,自然會精神百倍。
(6)時時想到“現在”,“明天”,“下禮拜”,“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意義相同,要變成“我現在就會做”那種人。
(7)立刻開始工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準備工作上,要立刻開始行動才好。
(8)態度要主動積極,做一個改革者,要自告奮勇去改善現狀。要自動承擔義務工作,要向人家證明你有成功的能力與雄心。
真心話:
懶散是一種習慣,習慣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養成的,要克服懶散習慣就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每當你為自己不想幹的事情找借口時,你就要立刻去幹,不要拖延,漸漸地,這也就成為一種習慣,那就是勤奮的習慣。懶惰與勤奮是矛盾的兩個方麵,相互轉化,克服了懶惰的習慣,就會培養起勤奮的習慣,習慣成自然,你的生命就會走向成功。
8.讓生命永遠年輕的妙方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我們應如何地嗬護它,善待它呢?那就是讓生命永遠年輕。那麼我們應如何把握生命使它永遠年輕?
人的生命有多長?誰也不知道。醫生隻能測量肉體健康的程度,卻難以預言生命的長度。人生而老,老而病,病而死。“生、老、病、死”乃大自然的規律,不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不論七尺大漢,還是纖纖女子,自古以來,誰也不能逃脫這條鐵的規律。生命的過程或長或短,終歸要“質本潔來還潔去”。
有專家通過長期的研究和觀察發現:人的健康長壽離不開兩方麵,一是心理因素,包括思想、情緒、喜、怒、哀、樂等心理表現;另一個是外部因素如飲食、運動等。醫學表明:不良的心態使人容易衰老,憂慮更是長壽的克星。那麼要克服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首先應克服自己的心理疾病。在生活當中,人的心理作用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健康與成功。積極的心態,會對一個人的健康、生活和工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位要求健康的人都應克服掉自己種種不良的心理因素,如妒忌、暴躁、易怒、悲觀、煩悶、不能自我克製等。而應始終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情緒,如歡樂、高興、喜悅、心情舒暢等,這些心理因素可驅散疲勞和煩惱,並活躍神經機能和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增強消化係統和免疫力,有利於防止和戰勝各種疾病,可以說,積極的心態,是生命永遠年輕的秘密。
可使人保持年輕,縱觀曆史上一些偉大的人物,他們往往是精神上的信息和幽默這兩大基石,使他們的事業更輝煌。幽默可調節人的精神狀態,可使社會處處開滿愉快的花朵。我們也應學會用孩子的眼光去觀看這個世界美好的事物,那麼我們便會永不衰老。因為我們隻要能夠以一個孩子的眼睛來看自己,就不會把自己看得太嚴重,那麼,我們便掌握了適應力的要求,我們的心理便會很輕鬆。生命也會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