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早7點,民商銀行溫州分行信貸部總經理林勇辛一行三人,奉命對錢塘觀瀾項目進行盡職調查。
民商銀行主要為民營企業服務,溫州是浙江民營企業雲集地區,所以,民商銀行在浙江地區的分行設在溫州,下轄杭城二級分行。為防止當地機構與項目單位勾結隱瞞問題,調查組沒有通知杭城分行,在杭城灣大酒店大堂與浦江銀行杭城分行信貸部總經理李偉平、浦江信托地產部經理潘鳴直接會麵。
浦江銀行李總和浦江信托潘鳴恭敬謙卑地寒暄幾句,並交換名片。
“噢!是林總,久聞大名。我們溫州行長常常說起你們的小微企業貸款,不僅效益好,還贏得政府表彰,成為民營企業的奶娘。林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李偉平客氣地恭維。
“林總是民商銀行名人,是小微企業信貸模式創建人之一。幸會。”潘鳴隨之奉和。
“林總,我們到茶肆去,西湖龍井新茶味正濃。”潘鳴引道前行。
一行五人來到一間清雅秀麗的流溪茶肆。窗外青竹遮蔽了市井喧囂,溪水從背山牆流下,穿過腳下玻璃板,流入側窗外的金魚池。一麵牆爬滿藤蔓,整個茶肆融於自然山水中,清涼、幽雅,靜謐。正麵牆上一副對聯:茶清明君心,一香品友情。
五人落座,上來西湖龍井新茶,配有杭城精致糕點。
“李總,潘經理,多謝款待!他是信貸部小張,她是同業部小範。我們奉總行指示了解錢塘觀瀾項目。我們僅僅是盡職調查,希望你們理解配合。”林勇辛直入主題。
“同門都是友。一定全力配合你們完成調查。”潘鳴回答。
“吃完早茶,8點半出發行嗎?估計9點半左右到錢塘觀瀾。”李偉平看時間太早,恐節外生枝。
“馬上出發吧!免得塞車。我們先去看項目,然後與企業聊聊近況。”林勇辛隻有一天時間,不能拖延。
“好!林總敬業,我們馬上走!”李偉平見不好拖延,隻好出發。
一行五人上了浦江銀行中巴,開往錢塘觀瀾。
民商銀行溫州分行總經理林勇辛,絕對是民商銀行的標杆。出身農家作坊,中學文化,19歲初進民商銀行,在行政處管理車輛。車輛管理井井有條,保養最佳,不吃保險回扣,工作勤懇,後為行長開車,空餘時間,不去吃喝玩樂,專心自學金融,為領導服務百般認真,從無差錯。兩年後調入信貸部,兢兢業業,拒絕腐敗,剛正不阿,刻苦鑽研,自學成才。2010年發明小微企業關聯連鎖信用放款模式,業績和效益雙優。2011年國策要求信貸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其模式被總行認可,在全國推廣。林勇辛上任分行信貸部總經理,業務翻番,好評如潮。全國很多商業銀行效仿其模式,林勇辛成業內名人。此次,受命總行調查錢塘觀瀾項目。
民商銀行總行啟動信托受益權處置方案後,發現錢塘觀瀾項目是個非常出名的好項目,旅遊旺地、完美設計、政府支持、銷售預約登記火爆。這一切讓民商銀行迷惑不解,於是派溫州分行出麵調查,摸清情況,再做決定。自流動性衝擊以來,民商銀行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流動性衝擊也是競爭好項目的機會。他們疑惑浦江銀行同業資產過分膨脹,好項目拿不住,資金嚴重短缺。
李偉平一行五人來到錢塘觀瀾,一眼望去,氣勢非凡,歎為觀止。沿江一片凸起綠地,百畝綠林花園,裏麵長廊白牆蜿蜒,溪水潺潺。太湖石牆環抱小區,現代簡約古建別墅坐落其中,琉璃金黃,線條飄逸,深紅框架沉穩呼應,白灰相間幾何造型優美簡約,遠望猶如一幅現代派抽象油畫,近看每幢別墅如同皇家府邸,有竹林間隔。坐在二層客廳,近觀錢塘江,長河奔流;遠望崇山峻嶺逶迤在雲間。真是人間天堂。
一期工程完成75%,別墅進行外立麵修整和室內裝潢,園區大體完工,一邊種植花木,一邊鋪就鵝卵石小路,把別墅勾連起來。數百工人統一製服,排隊進入工地。所有施工材料整齊碼放,設備工具幹淨整齊,管理有序,幾乎無可挑剔。
調查組在李偉平和潘鳴陪同下,參觀樣板別墅,察看施工水平、質量和進度,了解材料質量和用度,向項目工程師詢問總體情況和剩餘工作量。調查組十分滿意,甚至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大約9點,五人來到指揮中心,公司副總立門迎候。在錢塘觀瀾模型大廳,副總繼續介紹了項目的地理位置、設計概念、總體規劃、投資進度,隨後帶五人來到預售大廳現場。
巧得很,今天是預售第一天。一塊電子招牌顯示預售情況,紅燈表示登記,大約30%;黃燈表示預售,大約11%;綠燈表示可選擇,大約65%。總計128座別墅。隔壁廳有十多人正在辦理預售手續。
“項目預售啦?”林勇辛很驚奇。
“對!錢塘觀瀾是我市典範項目,領導尤為關心,知道市麵資金緊張,批準預售。我們期待早點兒回籠資金,降低成本,緩解資金壓力。”企業副總解釋。
來到銷售大廳,別墅模型前,幾十人在圍觀。他們一邊聽著售樓小姐介紹樓盤文化,一邊指指點點,小聲交談。交款處,有人把幾十萬現金堆在櫃台上喊:交訂金。真是一片繁榮景象。
約莫上午11點,五人回到杭城灣大酒店,浦江信托做東,來到餐廳包間。
“感覺如何?”李偉平問林勇辛。
“李總太客氣了。可以說完美!”林總回答。
“項目主人是浙江房地產明星企業家常輝。常總帶領團隊現在美國考察。常總人品好,眼光獨到,這是他的藝術作品。”李偉平介紹。
“有耳聞。管理規範,一流項目,人氣也不錯!”林勇辛側臉問潘鳴經理:“這項目你們不要了?”
“誰不想要?錢緊!按照預約登記統計,估計三個月預售也有七八個億。當下資金奇缺,唉!太可惜了。”潘經理故作遺憾地說。
“你們也沒錢?”林總看著李總。
“我們哪裏會沒錢?沒有指標了,信貸和理財都超標,同業也塞不進去了。總行命令我們還要壓縮呢?太可惜了。不過轉給你們,我們也高興,有福同享嘛!將來可以以此基礎開展合作。”李偉平貌似真誠地說。
“還有什麼好項目拿不住了,我們也去看看。”林總玩笑一句。
“不能吧!別跟我們學,吃多了走不好路。林總,看了項目有什麼高見?”李偉平想聽結果。
“結論是總行的事,我們隻負責調查。我們還要去市府有關部門了解一下情況。你們熟門熟路,可否幫助一下。下午如何?”林勇辛按程序辦事不馬虎。
“沒問題。我馬上聯係。”李偉平臉上掠過一驚,拿起手機出去了。
“林總,聽聽您個人意見如何?還有範女士和張先生。”潘鳴在回旋。
“項目很好呀!銀行嘛,又不是投資買房,就是融資吧。我認為放到同業科目比理財好。潘經理,這房子你沒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