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秘密不要輕易示人,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行為。羅曼·羅蘭說:“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記憶的小島,永不向人打開。”馬克·吐溫也說過:“每個人像一輪明月,他呈現光明的一麵,但黑暗的一麵從來不會給別人看到。”這座埋藏記憶的小島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麵,就是隱私世界。秘密隻能獨享,不能作為禮物送人。再好的朋友,一旦你們的感情破裂,你的秘密就將人盡皆知,受到傷害的人不僅是你,還有秘密裏牽連到的其他人。
有的人在白天工作時受到上級沒有道理的一頓批評後,喜歡晚上約個同事小喝一杯,然後對著同事發牢騷,認為同事既然和自己喝酒了,就應該站在自己的這一方,於是借著酒氣,對上級大肆抱怨起來。類似這種事情一定要避免。薪水階層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不論多麼值得信賴的同事,當工作與友情無法兼顧的時候,朋友也會變成敵人。在同事麵前批評上級,無疑是自己給別人丟下把柄,有一天身受其害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第六節 把對方的想法“套”出來
最出色的溝通藝術,是會聽而不是會講。——戴爾·卡耐基
EQ關鍵詞 少說多聽
有一個年輕人,去向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請教演講術。為了表示自己有好口才,他滔滔不絕對地講了許多話。最後,蘇格拉底要他繳納雙倍的學費。那位年輕人驚詫地問道:“為什麼要我加倍呢?”
蘇格拉底說:“因為我得教你兩樣功課,一是怎樣閉嘴,另外才是怎樣演講。”
成功的人大多是社交專家,然而出色的社交專家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般口若懸河。真正懂交往之道的都是運用語言的大師,他們深諳人們的心理,了解人人都有表現欲,所以他們讓對方多開口並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想法。
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基恩有一天來到一個生活比較富裕的村中作考察。
“為什麼他們不使用電?”經過一家整潔的農家時,他不解地向該區代表問道。
“他們都是吝嗇鬼,別指望賣給他們任何東西。”區代表答道,“他們對公司的產品不感興趣。我已經試過多次,真是無藥可救。”
盡管區代表這麼說,但不親自試一試基恩仍不甘心,他走過去叩響了農家的門。門隻開了一條小縫,一位老婦人探出頭來。基恩先生對他們溝通的過程進行了這樣的記敘:
她一看見公司代表,就當著我們的麵把門一摔。我說:“夫人,打攪您了,我不是來推銷東西的,我隻想向您買些雞蛋。”
她探出頭來懷疑地望著我們。
“我發現您擁有一群很好的多米尼克雞,”我說,“現在我正想買一些新鮮雞蛋。”
“你怎麼知道我的雞是多米尼克雞?”老婦人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
“我自己也養雞,”我回答說:“而我敢說我從未見過比這更好的一群多米尼克雞。”
“那你為什麼不用你自己的雞蛋?”她仍心存疑慮。
“我的雞下白皮蛋。您是烹調的行家,自然知道在做蛋糕時,白皮蛋不能同紅皮蛋相比。”
這時,她終於放心地走了出來,態度溫和多了。我環顧四周,發現農場中有一個很好的奶牛棚。
“夫人,”我接著說:“我可以打賭,用您的雞賺的錢,一定比您丈夫用奶牛賺的錢要多。”
嘿!她高興極了!她當然認為自己賺得多!她聽我如此說更加高興,因為她固執的丈夫並不承認這一點。
在我們參觀她的雞舍的時候,我留意到她自造的各種小設備,我介紹了幾種飼料及喂法,並在幾件事上征求她的意見。我們很高興地交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她說她幾位鄰居在他們的雞舍裏裝上電燈,據說效果很好。她征求我的意見,問我是否也應該采取這種辦法……
兩星期以後,這位夫人的多米尼克雞終於也見到了燈光,它們在燈光的助長下愉快成長。我如願得到了我的訂單,她也能多得雞蛋。這的確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先生曾說:“最出色的溝通藝術,是會聽而不是會講。”
有一天,有個小國的人來到古老的中國,他向皇帝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小金人金光燦燦,把大殿映照得金碧輝煌,這下可把皇帝給高興壞了。但這小國的人卻故意刁難,還帶來一道很奇怪的題目:這三個小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把珠寶匠請了過來,可無論是做檢查,稱重量,看做工,得出的結論都是三個小金人一模一樣——根本就沒有區別的東西又怎麼能判斷出其價值的高下呢?皇帝又詢問了很多大臣和民間的智者,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問題怎麼回答,皇帝束手無策了。
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問題都搞不懂吧?終於,有一位隱退的老大臣站了出來,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分別插入三個小金人的耳朵裏。第一個小金人耳朵裏的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小金人耳朵裏的稻草從嘴巴裏出來了,而第三個小金人,稻草從耳朵裏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動靜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