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克·沙羅慌了手腳,連忙操起電話把此事報告警察局。不久警察局請來了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格貝爾·馬克普雷特博士,還有一些新聞記者一同趕赴。
他們在弗朗克·沙羅的帶領下,沿著小恐龍逃跑留下的“蛛絲馬跡”,終於在一個大山穀裏找到了目兩隻4、恐龍。
可是僅一兩天時間,小恐龍就能長成8米長的龐然大物,一口強勁鋒利的牙齒清晰可見,它不僅能咬穿木板牆,還能咬穿堅硬的水泥牆,簡直不可思議。
格貝爾·馬克普雷行博士認為,新出世的小恐龍是一種食肉類兩棲爬行動物,約1.45億年前它能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構成嚴重威脅,隻要這兩隻破殼而出的小恐龍是異性個體,它們便能很快在地球上繁衍起自己的後代。不過,美國內華達)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較之恐龍鼎盛時期的侏羅紀時代的自然生態條件簡直是天壤之別。因此,這些新降生的恐龍後裔能否適應新環境幸存下來,仍是個非常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的問題。
另外,這些活靈活現的出土文物一恐龍蛋何以經曆6500萬年之久仍能自然孵化出恐龍幼體來?破殼而出的小恐龍為何能長出一口鋼牙利齒咬穿水泥牆逃之夭夭?而且在一兩天之內能迅速長成8米長的巨獸?對這諸多問題的回答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恐龍的皮膚是否有色
1995年,在C京中國曆史博物館宏偉的展覽大廳裏,舉辦了一個別開生麵的機器恐龍博覽會。
展出的機器恐龍不僅個個栩栩如生,而且色彩鮮豔,令人耳目一新。
隻見正在捕食的霸王龍,身上布滿了老虎一樣的條紋;角龍的脖子上塗著蝴蝶般美麗的圖案,而背脊卻漆黑發亮。
有的少年朋友也許會問了:我們過去在自然博物館或電影裏看到的恐龍,差不多都是草綠色或土黃色的。為什麼這個博覽會上的機器恐龍卻是五彩繽紛的呢?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呢?
古動物學家告訴我們:早在6500萬年以前,恐龍就已經在地球上絕跡了,所以,根本沒有人見到過真正的恐龍。
1822年,英國的一位青年鄉村醫生曼特爾在出診的路上,第一次發現了恐龍化石,複原了恐龍的骨架,然後再根據豐富的想象,才畫出了恐龍的形象和色彩。
其實呀,對於“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問題,科學家們的意見也不大一致。
現在的古生物學家們普遍認為(恐龍實際上並沒有全都斷子絕孫,鳥類的祖先就是一種吃肉的小型恐龍一虛骨龍。
有的恐龍專家根據這個觀點推論:恐龍和鳥類一樣,為了結識和親近異性的恐龍,就必然把自己裝扮得醒目誘人,而鳥的冠和脖子一般都是色彩鮮豔的,所以恐龍身體的這些地方也應該是色彩鮮明的。
前邊提到的恐龍博覽會上的機器恐龍,就是在這些專家的指導下設計製造的。
他們還認為恐龍身體的顏色還跟它的視覺有關,恐龍的眼睛和鳥類一樣,不僅很大而且具有識別顏色的能力。
所以,恐龍既有炫耀自己的需要,又有識別顏色的能力,它的身體應該是絢麗多彩的。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持相反的意見。
他們認為(羽毛色彩豔麗的鳥差不多都是、鳥,而很多大鳥像鷹、鷲的羽毛顏色就比較單一,所以不能簡單地把恐龍跟鳥類相比,那些色彩鮮豔的機器恐龍不應該放在博物館裏,因為它們是不科學的,是想象出來的東西。
還有人說(爬行動物的身體差不多都是一個顏色的,所以恐龍的身體也應該是一個顏色的。
堅持這兩種對立觀點的專家誰也說服不了誰,也很難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有的學者就把兩方麵的觀點結合起來考慮。
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們發掘了一處鳥龍類恐龍住的地方,發現它們的棲息±也特別像鳥群的窠。另外,這些鳥龍類恐龍從剛孵化出來,到長到1米多高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不離開巢穴的,這一點也和鳥類的生活習性有相似之處。
所以,這些學者認為(恐龍的顏色很可能跟鳥兒差不多一大型的恐龍是單一顏色的,而中、小型的恐龍則是多顏色的。但這也是一種推測。
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這個問題至今還是個千古之謎。這個謎底等待著少年朋友們今後去揭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