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人才是最珍貴的財富(1)(1 / 3)

我花了半輩子時間才充分意識到人才的價值。我過去常常認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頂兩名平庸的員工,現在我認為能頂50名。我大約把四分之一的時間用於招募人才,我的工作不是對人表現得和藹可親,我的工作是把我們手下這些“牛人”們召集起來然後督促他們,讓他們做得好上加好。對付“牛人”有什麼招數呢?那就隻好采取更為極端的思路和手段。

天才也是需要幫手的

“我的任務就是將整個管理團隊都培養成優秀的繼任者,我確實在嚐試這麼做。”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單打獨鬥是很難成功的,即使你是個天才。尤其是對一個公司來說,它要想發展需要通過人來實現,人才決定企業命運。日本鬆下幸之助有句名言:本企業主要製造人才,兼營電器。由於人具有能動性、智力性、社會性,因而人力資源是所有資源中最重要卻又是最不好管理的資源。

一個人的個人成功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不管你在幹什麼,生活中總是會遇見困難和麻煩,這時你會尋求他人的幫助,可能是父母、朋友、老師、同事或者是陌生人。作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想成功得麵對更多的困難,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有人同你一起努力,就不再那麼孤單。

企業最好的資產是人,一位企業領導人的成功在於挑選好的合作夥伴,人是最大的資本。得人才者得天下,喬布斯今天的成功和他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他自己也承認沒有別人的幫助他很難有今天的成績。雖然某種程度上喬布斯代表著蘋果公司,但他也隻是個優秀的伯樂,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之所以蘋果公司成為電子行業的巨頭是因為他們的完美產品,而這些產品之所以完美就是“蘋果”擁有大量的天才。

說起“蘋果”的創立,喬布斯總是說:“我得感謝我的老朋友沃茲,他簡直是個天才,是他讓我發現我在技術上還差的太遠。”喬布斯說的對,如果沒有沃茲的幫助,他一個人成立電子公司的理想很難實現。沃茲天生就有電子電器發明方麵的才能,由於他和喬布斯的個性很像,又都熱衷於電子產品,使兩人越走越近,也是因為沃茲發明了被稱為“藍色盒子”的裝置才給了喬布斯信心開一家電腦公司。喬布斯在迷茫了一段時間後又重新聯係了沃茲,因為他知道想實現自己的理想,開一家公司是離不開像沃茲這樣的天才的。

1976年,沃茲設計出的一款微型電腦證明了喬布斯沒有選錯人,沃茲就是喬布斯需要的人才。喬布斯說:“作為工程師我遠不如沃茲優秀。在技術方麵,沃茲總是比我優秀。”在成立公司時他們遇上了資金問題,這時因為有了貴人相助,“蘋果”的未來無限量,這個人就是34歲的馬庫拉。

馬庫拉曾在南加州大學取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在美國休斯公司擔任技術職務。他是位風險投資家。在英特爾還是一家小公司的時候,他投資了英特爾。後來英特爾成功上市,馬庫拉也因此一夜暴富。他意識到“蘋果”是一家有潛力的公司後決定投資幫助喬布斯,這樣才使得“蘋果”有了運營的資金。

在“蘋果”如日中天的時候因為意見的分歧,喬布斯曾離開了蘋果公司。在失落過去後,他堅強地站了起來,決定東山再起,重新繼續自己熱愛的事業。他打算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他發現了一個不錯的市場就是教育行業,打算以大學為市場設計一種新型電腦。他知道光靠他自己是辦不到的,需要那些天才的幫助,他考慮的第一個人選就是特裏布爾。

巴德·特裏布爾從醫學院畢業後就在原先的蘋果機研發組裏負責蘋果機的軟件開發,後來公司重組後,他還是負責蘋果機的軟件開發。正巧當時特裏布爾在蘋果公司與其他人發生了矛盾,所以當喬布斯計劃重新創業時,特裏布爾對這個想法很感興趣。

喬布斯對於他新公司的成員已經有了目標,而且他相信這些人會跟著他一起再造輝煌,因為他是位天生的說客。喬布斯在“蘋果”的董事會上向其他人說起了成立新公司的計劃,並且還讓董事會相信,他沒有攫取蘋果公司任何技術或設計理念的意圖。他還提到,他要從蘋果公司帶走一批人,隻帶走一些低水平的員工,都是公司的小人物,也不會影響蘋果公司的運營。因為喬布斯要繼續他的“Lisa計劃”,所以他找來曾經是蘋果機研發組裏的成員,其中包括佩奇和喬治·克勞,以及擅長財務管理的蘇珊·巴恩斯。

由於新產品針對的市場是教育領域,他邀請了丹尼爾·盧因的加入,因為丹尼爾·盧因成功地創建了蘋果電腦大學校園銷售聯盟,而且他在最近的公司重組中,被提拔為高等教育係統軟件市場部的負責人。

喬布斯總能找到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他有領袖氣質,能吸引他人加入他的團隊。他懂得隻有一個人的智慧是難成大事的,自己再聰明也會有疏忽的時候,他需要方方麵麵的人才來輔助他,才能成大事。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