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人才是最珍貴的財富(3)(2 / 2)

喬布斯常常說:“我的團隊成員遠遠比我自己出色的多,‘蘋果’的每次成功,我從來不敢說是我一個人的成就,有些時候我隻是在給他們提供幫助。”

看看“蘋果”成員我們也可以發現喬布斯說的是事實,當年喬布斯為了他的個人電腦Lisa,帶著他的團隊到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考察,施樂公司並沒有看得起這些年輕人。據泰斯勒後來回憶說:“我以為他們也是一批黑客,對計算機科學一竅不通,可是稍後,從他們專注的眼神和關心產品細微之處的所有提問中,我知道我錯了,以前也有很多人參觀過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展品區,包括施樂公司的計算機專家、大學教授、學生,而喬布斯他們提出的問題是我來施樂公司七年來所聽過的最有水平的問題。他們提出的問題,不僅表明他們關心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展品的細枝末節,也表明了他們在計算機研究領域的專業素養。”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年輕人在考察結束之前,就看懂了Alto的工作原理,那個讓施樂公司引以為傲的Alto很快就被Lisa計算機取代了。正是因為喬布斯身邊有了這些出色的人才,“蘋果”才更為巨大、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功。

Lisa的誕生改變了大家對個人電腦的認識,而iPod的問題席卷了整個音樂領域,也讓蘋果公司真正的爬出穀底。說起iPod,最初是喬布斯發現的音樂市場這塊聖地,決心研發出不一樣的MP3,但是光有想法不行,iPod的問世離不開他們的研發團隊,他們的理論和技術遠在喬布斯之上。iPod的設計、規劃是來自於Tony Fadell,他一直都是“蘋果”內部相當重要的人物,Tony Fadell從2001年開始iPod工作的期間,累積超過20項商品專利,很多iPod的新構想、設計也都是出自他的雙手和大腦,因此他被視為iPod的黃金推手,也就是iPod之父。

設計iPod播放器外形的是技術創造天才喬納森·艾弗,他是蘋果公司產品設計組的副總裁。喬納森的設計成果也得到了他的同事和一些用戶的稱讚,他們認為喬納森的設計很有未來眼光,他設計的iMac電腦也有鮮明的特征。還有擅長業務的法德爾,他原在飛利浦工作期間,他提出了一項創意,將類似Napster的音樂商店與基於硬盤的MP3播放器進行整合。隨後,法德爾在矽穀四處推銷他的創意,直到“蘋果”副總裁喬恩·魯賓斯坦(Jon Rubenstein)慧眼識珠,相中他的產品,並把他本人也招至“蘋果”旗下,令他負責領導開發第一代iPod播放器的工程團隊。

正是有了這些天才的加入才有了iPod的成功,他們得到了喬布斯的賞識,在蘋果公司擔當重任,為此他們也為“蘋果”賣命,因為“蘋果”懂得賞識和重用他們,讓他們的才能得以展示。他們也願意追隨喬布斯,因為喬布斯的無限創意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升華,讓自己的名字和“蘋果”拴在一起是何等榮耀。

“一棵樹,如果花不鮮豔,也許葉子會綠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葉子都不漂亮,也許枝幹會長得錯落有致;如果花、葉子、枝幹都不美麗,也許他生長的位置很好,在藍天映襯下,遠遠看去綽約多姿,也流露幾分美感。”這是一位名家講過的話。

現在的頻繁跳槽有部分也是因為人才得不到老板的欣賞。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在社會交際中,“欣賞自己”成為擁護聲望最高的“至理名言”。

喬布斯也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但是他懂得愛惜人才,常有這樣的人:自己有了成就,有了榮譽,就歡呼雀躍,神采飛揚;別人有了成績,有了進步,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甚至冷嘲熱諷,嗤之以鼻。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人與人之間是存在著競爭關係的,但我們要看到更多的是合作關係。尤其是在一個集體內,其他人的優點長處總體上來講對集體是大有益的,對其他人包括當事人也是有益處的。妄自菲薄和恃才傲物都是不可取的,它隻會使人淪於平庸,而正確地欣賞別人就會使平庸變得優秀,使自卑變得自強,使消沉變得進取,使自滿變得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