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身上所背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來自工作、生活、社交等方麵的壓力,將人們的心累得憔悴不堪。然而,無論壓力多麼大,隻要生活還在繼續,我們就要積極、樂觀地活下去。麵對重壓,我們要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坦然麵對壓力,自己給自己減法,主動釋放壓力。
適當地給自己身上的壓力做減法,輕裝上陣好趕路。成功也好,失敗也罷,該放下的就要放下,輸得起才能贏得起,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壓力來自於生存,還是貪念
壓力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是如此。那麼,我們能否將這種壓力完全消除掉呢?不能!因為有壓力並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壓力還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好處。
故事一:
2007年,曉梅應聘到一家外企擔任部門經理。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裏,她對“精神壓力大”這五個字有了別樣的體會。
曉梅所在的部門,主要負責公司的宣傳、策劃工作。這些工作不僅又累又細,而且工作中的“變數”非常大。很多時候,自己辛辛苦苦、加班加點趕出來的工作,常常會遭受推倒重來的命運。工作給曉梅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有一段時間,隻要一接到任務,她就會條件反射似地產生“這次肯定又砸了”的想法,連覺都睡不踏實。
故事二:
在老家的時候,偉明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感覺不到一點兒“壓力”。一張報紙、一杯茶、煲煲電話、吹吹牛、上上網,這就是他每天的工作。
來到深圳之後,偉明托了很多朋友才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可是,隻要一進入寫字樓,他就會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公司裏,工作繁重、同事間充滿了競爭和摩擦,再加上冷不丁地誤解和暗傷,都讓他著實感到不堪重負。
故事三:
即將30歲的黃女士覺得自己這兩年的生活過得很累。作為企劃主管,每天都要接受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因此,她每時每刻都繃緊神經,這讓她失去了很多的生活樂趣。
黃女士和丈夫結婚快四年了,一直都不敢要孩子。為了給自己減壓,找回丟失的生活樂趣,黃女士決定暫時辭去工作,先生個寶寶,至於工作什麼的等生完孩子再說。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競爭的不斷加劇,都市人需要麵對的壓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重,特別是中青年白領。這些人往往都處在管理層的位置上,常常是職位越高,看起來越體麵,精神壓力就越大,心也就越累。
不可否認,快節奏、高強度的緊張生活已經使很多人出現了隱性更年期的症狀,而且還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權威資料顯示:目前,在世界上,每天因心理問題而自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車禍的死亡人數。在發達的大都市中,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但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又需要一定的壓力。因為,在壓力的刺激作用下,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行動,可以對我們自身的能力發出挑戰,可以發揮出我們無限的潛能,可以讓我們實現自己認為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在充滿競爭的社會裏,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會遇到各種壓力。很多人認為,壓力就是阻力,因而覺得苦不堪言。其實,壓力也可以變為一種動力,這就要看自己如何去麵對壓力了。承受了壓力的重荷,噴水池才會噴射出朵朵銀花。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處在其中的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進則退!所以,當遇到壓力的時候,最聰明的辦法就是,采取積極的態度去麵對。
當然,在麵對過於沉重的壓力時,我們也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減壓。那麼如何才能緩解自身的壓力呢?首先就要了解壓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壓垮了你,是工作?是家庭生活?還是人際關係?如果認識不到問題的根源,你是不可能將問題解決掉的。如果你本人在確定問題的根源方麵有困難,就可以向專業人士或者機構尋求幫助,比如心理醫生。
當別人取得成績的時候,有些人總喜歡把別人的成績當成自己的壓力放在自己身上。比如,看到別人升職了,聽說別人發財了。這時候,他們就會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不是自己呢?其實,隻要自己盡了最大的能力,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有些東西是急不來也想不來的,與其讓自己無謂地煩惱,不如多想一些開心的事,多學一些知識,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滿色彩。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隻小蟲子非常喜歡撿東西,在它所爬過的路上,隻要是能碰到的東西,它都會撿起來放在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