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給壓力做減法,壓力太大心憔悴(1)(3 / 3)

抽出時間,到世界各地去轉一轉,多看一些奇山異水,對一個人的人生和事業都是有好處的。現代生活節奏快、強度大,人們更應該空出時間,到大自然的搖籃中去調養一下身心。

5.合理利用“腳”的功能

旅遊,如果是安步當車,更能讓你親近山水,慢慢地欣賞到絕妙的風景,使你的體魄與精神得到放鬆。隻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旅遊增添樂趣,才能鍛煉我們的意誌力,才能讓我們獲得無窮的樂趣。

所謂“行萬裏路,讀萬卷書”,旅行就是這樣一種既放鬆身心又開闊眼界的活動,如果你不想被煩躁的生活禁錮,那就走出你的生活和工作的小圈子,走進一個全新的環境去長長見識吧。

在焦慮、不安中回歸平靜

焦慮、不安的情緒會讓人變得悲觀、怯懦、猶豫不決,這種負麵情緒也是讓人們心累的一個重要原因。焦慮情緒普遍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中,它表現為由於擔憂、牽掛等而產生不安。

一般而言,人們所擔憂的事往往並不是客觀存在的威脅,常常也沒有明確的對象。焦慮中的人,總處於惴惴不安中,無理由地預感將來會發生什麼不祥或不幸的事情,因此他往往會坐臥不寧、魂不守舍,其氣場也表現為煩躁、慌亂、低落、易怒,使人難以接近。

正常人在遇到焦慮情況時,都能很快地排除困難,闖過難關,恢複正常狀態,而且能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下次重蹈覆轍。但是對處於困境之中的人來說,就沒那麼簡單了,這種雪上加霜的情況往往會讓他們在心理上招架不住,他們會一直擔心再發生突發或意外事件,哪怕並沒有什麼依據,也很可能會使這些人的心理和行為失常,甚至引起精神上的疾患。

王偉今年剛滿30歲,和同齡人相比,他絕對是個佼佼者。他在一家大公司裏做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每月拿著不菲的薪水,身邊還有一位溫柔可人、漂亮賢惠的太太。身邊的人都覺得他應該過得非常快樂,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最近,王偉對從事了8年的工作忽然失去了興趣,他覺得自己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晉升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每天的重複勞動更是使他覺得自己是在浪費生命。

他想跳槽,然而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漸漸地,他開始對什麼都打不起精神,總是莫名其妙地覺得煩惱,還經常為一些小事與太太產生摩擦。雖然經常在事後感到對不起太太,但是下一次他還是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

王偉曾試過用各種方式調節自己的心態:聽音樂,劇烈運動,甚至跑到海邊大喊。然而,這些最多隻能使他的內心得到短暫的舒暢。回到現實中,工作仍然令他難以忍受,心情仍然低落,摩擦也持續不斷地發生……他覺得自己的心理壓力很大。

在與焦慮的搏鬥中,屢戰屢敗的王偉幾乎要崩潰了!受到焦慮情緒的影響,他的壓力越來越大,心越來越累,和同事、朋友的人際關係也大不如前。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經曆過和王偉類似的困惑,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改變這種被焦慮的陰雲籠罩著的生活呢?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擺脫焦慮、不安的情緒,可從以下三個步驟著手。

1.找出病根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焦慮的時候,我們會更加焦慮。好多煩惱交織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其實,雖然很多煩惱看上去千頭萬緒,但仔細分析後不難找出根源所在。

上述例子中,王偉的焦慮源於工作狀況的變化。在目前的位置上,發展的空間到了極限;每天重複性的工作,使他感到自我價值難以實現;想改變,可晉升的可能性又幾乎為零,跳槽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如此一來,他便感覺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了控製。於是,心情在痛苦與彷徨中變得越來越糟,越來越焦慮,而這種焦慮的情緒減弱了他的氣場,最終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這樣,王偉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難以自拔。因此,如果王偉想擺脫焦慮,可以先從改變糟糕的工作狀況著手。

2.看看自己能做什麼

也許自己能做的隻有三件事:努力地改變能改變的,平靜地適應不能改變的,冷靜地發現二者的區別。

先看改變的可能性。王偉已經觸摸到了事業的天花板,但這並不等於,他在事業上已經寸步難行了。王偉還有四條路可供選擇:創業、跳槽、充電、留守。

對已經有八年本行業經驗又雄心勃勃的王偉來說,讓自己的能力與才幹為自己服務,選擇創業,開創真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失為一條很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