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給壓力做減法,壓力太大心憔悴(2)(3 / 3)

講師繼續說:“這杯水的確是非常輕的,可是再輕的水,一旦你拿得時間長了,就會感覺沉重。同樣的道理,倘若你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這時壓力本身有多輕,隻要時間一長,你就會感到沉重得無法承受。因此,每一個人都應當知道在適當的時候把這杯水放下,稍作休息後再拿起來,如此這般,我們才能拿得更長久。壓力亦如此,我們應當在適當的時候把所承擔的壓力放下,好好休息之後再拿起來。”

講師說完,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由此可見,壓力不可輕視。即使再小的壓力都不能被忽略,因為再小的壓力,時間長了也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心靈不堪重負,無法輕鬆生活。而長期的心靈勞累很容易使人陷入極端,患上抑鬱症。這是非常可怕的。

泰戈爾曾經說過:“生活並不是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不能把河水限製在一些規定好的河道內。”要成功,不一定非得要背負沉重的壓力。肩負太多的東西,就難免身體疲乏,心靈上亦然。心理壓力太大,不僅會讓人產生心累的感覺,還會使人對生活絕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因此,每個人的心靈上都不可負上重壓。當你感覺自己被壓力壓得無法自由呼吸的時候,一定要適時地為自己減壓,適時釋放心靈的壓力。隻有放下心靈的重擔,才能輕裝上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近目標,才能快樂地生活。

淡然麵對“成功”的壓力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每天都在往自己的肩上增加砝碼,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我們希望獲得認可和成功。這些希望累積在一起就成了讓我們倍感壓抑的“成功”壓力。什麼是成功呢?一般人認為功成名就才算成功,其實不然,照顧好年邁的父母是一種成功,教育好年幼的子女是一種成功,快樂地過好每一天也是一種成功。名利的得失並不是成功的唯一判斷標準,我們應該淡然地麵對名利、金錢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成功”壓力。

我們花了幾年的時間讓父母、老師、朋友、老板和同事快樂,然而這麼做的同時,我們卻逐漸和真實的自我脫節。我們用真實的自我去換取“安全”和“社會可接受”的典範,這是迫於“成功”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我們害怕改變,害怕動搖了我們工作的安全性,害怕任何人生氣。除非我們的夢想是社會可以接受的,而且在財務方麵有利可圖,否則我們很少聽見像“跟著你的夢想走”這類的事,雖然金錢常常是事業計劃的中心,而且別人會告訴我們,金錢可以讓我們快樂,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常常因為要去追逐那些隻能用金錢換算的成功,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透支自己的健康、快樂,等到醒悟過來的時候卻為時晚矣。

生活中我們會從各種渠道感受到“成功”的壓力。電視、雜誌、電影和歌曲等地方每天都在教我們一些與成功相關的事,而且通常都和購買產品有關。我們時刻都接受社會的要求,要達到少數人才能達到的高標準才能算作成功。而且這些廣告最後都會說:“我現在不夠好。為了要成為大家可以接受的人,我必須要改變。”

其實我們在對成功的理解上存在一個誤區,我們不了解自己對成功的真正看法。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裏,經常會把成功和金錢、獎勵及成就畫上等號,而要得到這些所謂的成功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可是最終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成功人士隻能是一小部分人,我們為了成為眾人眼中的那一小部分,而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實在太不值了。

而且,許多我們認為成功的人都有自挫的想法,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也很低。《時代》雜誌引述烏瑪·瑟曼的話:“我發現怪異的事會吸引我的注意力。”許多明星認為自己很醜,沒有才華,而且還有自卑感。很多外表上看起來很成功的人,反而認為自己並沒有成功的感覺,希望自己能做其他的事。

不論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都限製了你。你所扮演的每個角色都帶有一套規則和限製,對你來說,越是緊抓著自己的角色,就越有壓力,就越難發揮出你真正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