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了。”
司徒鬱仍記得薛庭軒這最後一句話。那時一旁侍立的另外一些軍官卻不明大帥這遺言何意,司徒鬱卻是感慨萬千。他知道大帥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中原去,所以就算時機尚未成熟,他仍要冒險東征。當時東征若能成功,五德營必能回歸故土,成為一方雄主。但東征最終損兵折將,內外生變,不僅未能在中原立下腳跟,連西原的根基也遭動搖。而看到楚都城中那麼多城民連祭祖都改用了西原習俗,對大帥而言不啻又一個致命打擊。
回不去了。司徒鬱想著。現在楚都城中其實已經是第二代了。第二代人還有一些未曾忘記自己來自中原,但到了第三代,還能有幾個人能記得?他們都會將自己當成西原土生土長的土著,再無心回歸中原。
“太宰,回不去哪裏?”
魏懷貞的話打斷了司徒鬱的思緒,他這才回過神來,自己是不知不覺地將大帥的遺言說出了口。他道:“沒什麼。你師傅沒回來吧?”
“一直不曾回來。”
司徒鬱微微歎了口氣。魏懷貞的師傅雖然很少拋頭露麵,卻可以說是當五德營值得信賴的宿將漸漸凋零的現在,他已是自己最大的助力。他又道:“那下書之人還在城中麼?”
“是。”
“我即刻去與薛帥商議,讓他暫歇在城中,不要讓他四處走動。”
魏懷貞他雖然年輕,但精明強幹,已是司徒鬱少不了的一個臂助,答應了一聲便轉身出去了。司徒鬱整了整衣冠,也走了出去,讓人備好馬車,駛向帥府。
西原自古以來便是多事之地,當初阿史那部與仆固部兩大部族在此爭雄,後來楚都城自中原西來,在前任大帥薛庭軒的苦心經營下曾經後來居上,一度淩駕於兩大部族之上,薛庭軒也被奉為西原共主。現在雖然已今非昔比,薛庭軒去世後楚都城的地位更一落千丈,不過無論如何,楚都城在西原仍是一支誰也不敢小覷的力量,因此這三方勢力仍然鼎足而立,就算薛庭軒八年前去世,而仆固部主事的台吉賀蘭如玉又一直對楚都城虎視眈眈,卻仍然未能改變西原大格局。
然而就在去年初,司徒鬱卻聽到了一個消息,說極西有一支軍隊正向東而來。這支軍隊戰力之強,實是聞所未聞,一路屠城滅國,勢如破竹,凡有不降者,無不血洗。傳說,極西有個極大的帝國名喚“葵花王朝”,葵花王神武英明,說“葵花向日,日照之處,皆為葵花王之地”,起誓要征服世界。這支軍隊正是葵花王朝派出的遠征軍。
葵花王朝這名字,實是聞所未聞。因此剛聽得這消息時,司徒鬱也並不曾太擔心。西原各部族,向來就好勇鬥狠,特別是兩大部族之下的那幾十個小部族,爭鬥起來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誰也不甘雌伏。外人要進入西原,如果不投靠兩大部族之一,幾乎根本沒有生存的餘地,像楚都城這樣強行紮下根來的,數百年間絕無僅有。葵花王朝遠征軍縱然厲害,但也僅僅是遠道而來的傳說將他們十倍百倍地誇張了而已。一進入西原,定要讓他們碰一鼻子灰。何況在楚都城西邊,還有著西原實力最強的阿史那部。楚都城現任大帥薛帝基曾經做過阿史那部名義上的大汗,現在也多少有點香火之情。勞師不遠征,那支傳說中的部隊再強悍,想越過阿史那部抵達楚都城下,在司徒鬱看來亦是不可能。可是讓他想不到向來算無遺籌的自己卻料錯了一回,僅僅過了數月,那遠征軍就真的來到楚都城下了。更讓他吃驚的是,特使所一書中,竟然附有阿史那部大汗之信,阿史那部竟然向這遠征軍投降了!
阿史那部,西原第一部族,人口達到三十萬,兵力亦有五萬之多。而阿史那部更以桀驁不遜著稱,當年曾被薛庭軒以軟硬兼施的手段收伏,不得不將有阿史那部血統的薛帝基奉為可汗,可後來隨著楚都城遭到重挫,實力下降之時,阿史那部馬上就與楚都城一刀兩斷。在阿史那部看來,聽命於一個外人,即使是有著一半血統的外人,也是無法忍受的。因此他們居然會這麼快投降,給司徒鬱的震驚實是無以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