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深深地刺激了我的那位朋友,因為很多區域的銷售經理在過往的工作中業績都不如他。但是公司發展起來,他們開始帶團隊,職位自然也升高了,權力也就大了起來,辦理這種小事不受流程限製,基本上就是一句話的事。
朋友突然決定離開公司。當他和老板提出辭職時,他原以為老板不會同意,還準備了多個說服老板的理由。可是沒想到老板雖然做得仁至義盡,甚至多給了他一個月的薪水,但就是沒有提到“留”這個字。
當老板沒留他時,我勸過朋友放寬心,不要糾結,畢竟這個老板也有自己的算盤。他辛辛苦苦把公司做起來,培訓了很多人,將公司推向了一個現代化的管理之路,不得不製定很多的流程和規則。因此,為一個人廢一條流程是不明智的。
畢竟,隨著發展,公司出現了新的格局。老板不再需要精兵,而是更需要強將了。
講這個故事是為了告訴大家,在職場中不要迷信個人能力,要重視地位和職位。當自己能夠獲取地位和職位的時候,不要因其他原因而錯過了機會,有一句話叫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確如此,普通員工在公司中說話的分量不夠重,對事情結果的發展控製方麵肯定沒有老板拿捏得那麼好。搞不好不僅自己忙忙碌碌,上司、下屬、同僚還會對自己的處理結果產生一堆意見。
當然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即使在公司中有了地位,也要保持適當的低調,想要辦事情、提問題時,要中肯,什麼事太過了都不好。雖然管理者同樣也反感冷漠的員工,但太激進的話他們也未必欣賞。
最正確的做法是凡事都要積極主動一點。規章製度要遵守,但如果是製度照顧不到的地方,也要盡量去做,不要總提意見,而應該爭取自己在發展強大之後再提意見,在這樣的心態下工作,肯定會有大的起色。凡事先從自身找原因,自己改變了,一切才能隨之改變。
如果你現在隻是一個士兵,想當將軍的話,就要先看到將軍成功的優點,再規避其中的不足。而且,你還可以在工作之餘多幫忙做一些分外之事,這樣就會慢慢形成領導者之風氣,說話會更有說服力,威信也會更高,在適當的機會下,提拔起來更是理所當然。當你擁有了地位時,你就不再被權限所製約。
有必要提醒的一點是,在你意識到職位的重要性,往上攀登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人們的心理。
1996年,鮑勃·多爾在競選總統時就犯了錯誤。他的競選口號概括起來就是:“選鮑勃·多爾吧,該輪到他了!”結果,人們把票都投給了把美國的未來勾勒得更為清晰的比爾·克林頓,使其得以連任。
你的領導們在意的不是你過去的表現如何。對於一個領導來說,他真正關心的是你在新的職位上能為他和公司做些什麼。你的過去隻表明了你將來可能的表現,頂多是個參考而已。最終提拔你的原因在於你未來可能會為公司作出的貢獻,他隻想知道你是否能為他帶來目標明確、收益頗豐的未來。
在工作中,多展示你對未來的期待、抱負和計劃,會有助於你得到更好的職位。自己人效應
——贏得信任的秘密
自己人效應指人們常常會有這樣一種心態,就是對“自己人”所說的話更信賴。同樣的一句話,別人說出來會讓人怒火衝天,但是“自己人”說出來卻可以讓人如沐春風。
因為,在人與人的溝通過程中,一般人都會認為“自己人”的出發點和利益當然同自己是一致的,那麼語言表達上的問題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尤其當兩個陌生人見麵,這種感覺就更為突出,當雙方均有一種對方是“自己人”的感覺時,就會有很多共同語言。這時,兩個人的觀點、思想便容易被接受,並取得一致。
反之,一個人如果讓別人感覺是圈子外的人,那麼這種對立的關係就會破壞掉所有的默契與和諧。所以,想要搞好人際關係,懂得和別人營造這種“自己人”的感覺尤為重要。
當今職場,誰也躲不開“麵試”。麵試就是企業尋找“自己人”的一場表演,是一個人麵對某個人或多個人的回答。在這場考試中,聰明的人懂得利用人的心理,展開“反麵試”。
一個人即使對整個行業有著銳利的眼光,對世界500強的企業管理機製如數家珍,但如果他不了解麵試的這家公司的自身特點,就不能融入這家公司。反之,掌握了這個秘密,即使他的條件和其他的麵試者相比相對薄弱,那麼不要怕,以這條原則為寶劍,他一定能夠打動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