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識人之術:趨利避害靠眼力(2)(3 / 3)

具體如何做,讓我想起了一百多年前,林肯說過的一句古老的格言,他說:“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夠捕到更多的蒼蠅,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別人同意你的原則,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實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贏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

對於這段話,驗證了一百年,也成功了一百年。讓我們鎖定“忠實”這個關鍵詞,你就會發現釀成這“自己人”的“一滴蜜”,忠實就是麵試中可供釀蜜的“花粉”。無論麵試官的性格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還是隨意爽朗、難以把握,都可以傳達出忠實的感覺,搞定那個坐在對麵的人!

對於任何公司來說,內部總有一些暗流湧動的派係鬥爭,忠誠度比能力更重要。隻有把握住麵試的最關鍵點,才能在趨之若鶩的麵試者中立於不敗之地!

現在,讓我講一個真實的例子給你聽:

張為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麵試時的情形。

那天,他拘謹地坐在麵試官的對麵,汗水正悄悄滲出襯衣。張為認為自己昨晚的準備工作已經非常充分了,但是麵前的考官,灑脫隨意,根本沒有看他的簡曆,隻是隨意地提問。這讓張為更摸不著底,他圍繞著簡曆準備的提問和回答全部派不上用場了。

張為已經預感到對方快要對他失去信心,但是張為知道這份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收入和業內最寬廣的平台。他不想放棄,於是麵試即將結束時,他作了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張為故作鎮定地對麵試官說:“我能和您交換一下名片嗎?”

他看到對麵的人愣了一下,然後禮貌地互換了名片。

當晚,張為撥通了這個和自己以後的發展生死攸關的人的電話,他撒了一個“謊”,說:“很抱歉!今天我的表現很糟糕,其實麵試之前,我已經參加了另外一個公司的麵試,而且非常順利。我以為自己明天就可以去那家公司上班了,所以,在麵對您的問題的時候,我的心態就有些漫不經心。但是通過今天的麵試,我被您的魅力所征服,我改變主意了,我現在就想在您的手下好好幹。”

手機的另一麵果然傳來爽朗的笑聲。張為接著說:“是的,那時候我還惦記著另外的公司,但是麵試回來的路上,我認真地考慮了一下,好公司不如一個好老板,我以後會好好當您的下屬,衷心地為公司服務。”

後麵的聊天就隨意了起來,掛上電話時,張為並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麼結果。可是,“自己人效應”是被驗證過無數次可以成功的金科玉律,這一次當然也不會失敗。一周之後,張為接到了該單位人事部的通知,正式踏入了自己夢想的公司。

現在的張為,坐在那張熟悉的椅子上開始麵試別人。而且,他同樣堅守著這樣的一個原則,那就是培養自己人。

麵試就是一場表演。從這個角度而言,每個人的表演效果就是讓企業尋找“自己人”的過程,這就是麵試與反麵試的秘密。

麵試前,一定要摸透這家公司和領導人的底細。如果你所有的方法都不幸失敗,不到最後關頭都不要輕易放棄。你還可以嚐試與公司最大的領導聯係,表明你對公司仰慕的態度。當然,大領導是沒有時間處理招聘這個小環節的,那麼他就會委派給人事部門處理。接到領導的電話之後,人事部門不懂得你和領導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自然會把你當作“自己人”。布裏丹毛驢效應

——“庸人”成為領導的內幕

布裏丹毛驢效應是心理學家布裏丹提出的一種理論,指的是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容易出現那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

布裏丹是巴黎大學的教授,因為他證明了在兩個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隨意行動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名聲大噪。流傳的一個故事是:布裏丹養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養。有一天,送草料的農民好心地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的距離完全相等的幹草之間,反而沒有馬上采取行動去吃草料,而是為難壞了。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於兩堆幹草的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於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分析顏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