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識人之術:趨利避害靠眼力(5)(1 / 3)

一個人初入職場,他可以不懂很多事情,甚至不會用傳真機都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但是一定不要給人留下“裝”的感覺。最好還是按照自己的性格來,這樣就不會留下引發後期“暴露”的導火線。

在這裏,我要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安貝妮。

大學畢業後,她很幸運地被一家大型企業錄用。對於剛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她來說,她對工資待遇沒有任何要求。所以,對於第一份工作,她表現出了強烈的熱情。

上班第一天,漂亮的安貝妮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而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了珍惜這份工作,她每天第一個來公司打水、掃地,幫大家把辦公室的電腦桌擦得幹幹淨淨,同事們有什麼要求她做的事情,安貝妮總是放下自己手頭的活,幫大家處理得穩妥得當。不久,所有人提起安貝妮,都豎起大拇指。

但是,逐漸地,繁瑣的工作細節讓安貝妮有點吃不消了。有時候自己正忙著還要給同事處理事情,自己的工作就出現了錯誤,又因為她給同事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她更加緊張自己的失誤,更加進入不了放鬆的工作狀態。以至於形成了惡性循環,工作越來越不出成果。

領導對安貝妮也開始有了意見,覺得她雖然長得非常漂亮,但是缺少內涵。於是,她的美麗也成為一種輕浮。而且加上安貝妮給同事們做的服務太多了,領導又覺得她做事情不但不穩重,還總是想走捷徑,不好好工作,反而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搞關係”上,不能正確地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領導對她的意見越來越大,後來就直接批評了她。

這給安貝妮的打擊就更大了,後來她索性采取了相反的行動。有同事再找她幫忙的時候,她就冷冰冰地拒絕了,地也不掃了,水也不打了。終於有一天,有個同事小張在讓安貝妮幫忙打印一份文件遭到拒絕的時候,小張開玩笑地說了一句:“貝妮,你可真變了,漂亮女孩本來就驕傲,你剛來的時候對我們那麼好,當時就有人說你是裝的,我還不信呢。”

聽了這話,安貝妮真的痛哭失聲,她覺得職場充滿了困惑和痛苦,競爭是那麼殘酷無情,就連以往建立的良好人際關係都經不起一丁點兒波折,一切令她無所適從。巨大的落差讓安貝妮頓時失去了信心,甚至對職業生涯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如果你是剛入職場的年輕人,那麼你一定要注意,無論最初這份工作令你多麼開心,你都要放穩自己的心態,一定要有平常心,告訴自己一切隻是剛剛開始。要知道,作為一個年輕人,領導很容易認為你的熱情和激情都不缺,但是領導最擔心的就是年輕的弊端,那就是沒有常性。

所以,你恰好可以表現出另一麵,以穩重和謹慎的做事風格,以長期的始終如一的表現贏得領導的肯定。

除此,在和同事交往的過程中,也要懂得別人的心理,不必苛求自己呈現給別人的形象多麼完美,那樣別人對你的“期望越大,要求越高”。可以把真實的自己呈現出來,將自己的缺點表示出來,這樣也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因為一般人都是想方設法掩飾自己的缺點,所以有人如果有意暴露自己的缺點,大家會覺得這個人很誠實,從而產生信任感。

暈輪效應

——個人品牌值千金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暈輪效應是一種心理錯覺,然而這種心理錯覺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就應該更加被重視。

暈輪效應也被叫做“光環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的。暈輪就是人們所看到的模糊不清的光環,這是由於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把太陽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學現象。

在心理學上,這能夠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人和人的接觸和交往中,很難看清、看透彼此,形成的認識往往都是片麵的。一個人,如果人們給他貼的標簽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人們會覺得他各方麵都是好的;如果一個人的標簽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而且,在一個好的環境裏,人會越來越好;在一個惡劣的環境裏,人走下坡路也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