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地效應——放空自己,吸聚資源
投射效應——不當炮灰,也不過度防衛
黑暗效應——讓對方放鬆也是工作任務
墨菲定律——怎樣處理工作中的失誤
蹺蹺板定律——合夥人,利益均衡是王道
凹地效應
——放空自己,吸聚資源
凹地效應非常形象地指出,某個事物會因為具有某些特征或優點,從而對某些事物產生一種吸引力,導致這些事物向這個地方聚集。例如在工作中,如果你想擁有好人緣,提高自己的人氣指數,聚集一批好朋友,那麼就要讓自己成為一片“凹地”。
同事之間的關係不太好相處,是很多職場中人的心結。曾有一份調查顯示,大約有六成的職場白領每星期都會生一次氣,甚至還有一成半的人每天都在生氣。原因是許多上班族每天都有煩心事,例如和同事搶車位,看不慣同事居功諉過等,造成職場上的怒火一點就燃。這項調查也發現,每天生氣的人除了有健康上的困擾,還伴隨著憂鬱、焦慮、恐懼,並且對別人有敵意。
這樣的職場心理絕對是病態的,應該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凹地效應就給了人們這樣一個方法,那就是在職場中,可以讓自己成為極具人脈的“凹地”,要懂得放空自己,不要隨意用高度的東西來評判別人。
打個比方說,和同事一起搬運文件,一個同事突然在半路溜了,理由是身體不舒服。那麼,哪怕即使他前一秒鍾還是活蹦亂跳的,也不必當場揭穿他。如果你能夠獨立做好這個工作,不妨給他一個微笑,一切盡在不言中才是最好的回答。對於這樣沒有傷及原則的事情,不必較真和說穿,因為看透不說透,才是好朋友;也不必把同事想得太壞,你的寬容,相信他不傻,他能懂的。
有個故事,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按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他沒有臥倒,而是衝出去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身上。
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原來剛才自己所在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故事中的小戰士遇到了上尉,上尉是他生命中的貴人,同時,他也是上尉的貴人,上尉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張力是部門裏最年輕的員工,領導欣賞他年輕無負擔,有闖勁有拚勁,於是他成為晉升之路上的一匹黑馬,順利升職了。
升職之後,很多老員工並不服他,總是在背後批評他,給他找碴。對此,他采取的做法是擴張部門,在部門內引進了很多新員工,而且凡是能夠帶領新員工做業務的老員工,都將得到豐厚的報償。
老員工們突然被這個突發的情況弄蒙了,但是大部分人無法拒絕這個工作任務。麵對優厚的工作待遇,大家都開始帶新人了。
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新人的熱情、積極迫使老員工不得不積極地解答一些問題。因為畢竟他們麵對一張張熱情的麵孔,想要拒絕是很困難的,新員工的方法也很多,總是請他們吃飯,請教問題,關係和諧了,工作也順暢了。並且老員工之間也開始出現了較量,那就是新帶的員工業績最好的團隊,將獲得公司的獎勵。
整個係統開始進入良性循環,張力的這一招很絕又合情合理,無法詆毀。過了半年效果出現了,新員工慢慢成長起來,老員工也無法再製約張力了。
當新員工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老員工感覺岌岌可危。在一次聚會上,還有老員工開玩笑說:“張總,人我們帶起來了,新員工表現不錯,我們這批老員工帶人的工作也結束了,我們該不吃香了吧!”
張力很坦然地說:“這是你們給我的幫助,我永遠謝謝你們!而且,我的心願是把咱們的隊伍做大,你們幫我做管理。”
幾句話,簡簡單單地就令在座的人打消了疑慮,並且有了新的展望。
張力的朋友私下問張力,是否真的原諒這些曾經不服他的老員工,他的回答還是很簡單:“不存在原諒的問題,因為我從來沒有恨過他們。誰也不會輕易對一個人服氣,隻有讓別人發展好,我才有發展。”
這裏我們會看到張力不但有方法,有良策,還有“凹地心理”作鋪墊。正因為他放空自己,有威有恩,才能把整個團隊往健康的方向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