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推門,當他介紹完自己的身份之後,這位老總就表現得非常不耐煩,他說:“我的工作時間非常寶貴,請你馬上出去。”
這讓張文亮非常尷尬,從業以來還是第一次被人這樣不客氣地拒絕,他徹底失去了信心。晚上他去洗浴城,令他非常吃驚的是,居然在這裏遇到了這位老總。本來張文亮想裝作沒看見他,但是這位老總的目光已經移到他這邊來了,迎上他的目光,張文亮還是禮貌地打了聲招呼:“您好!”
張文亮看到對方的表情和白天時見到的那張冷冰冰的臉完全不同,令張文亮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竟主動向他詢問起保險項目。他本以為老總會無精打采地敷衍自己,沒想到他的態度簡直是180度的大轉變。這並不是因為兩個人都裸身於此的緣故,而是舒適的環境,柔和的光線能讓人的神經得到放鬆,的確有利於談事情。於是這位老總變得友善,變得包容,並對張文亮的產品產生了興趣。張文亮津津樂道地為他介紹,最終簽下了這筆保單。
第二天同樣的時間,張文亮約這位老總一起吃飯,多次接觸之後順順利利地簽了單,這位老總還給他介紹了很多客戶。每當有同事問起張文亮簽單的秘訣,張文亮在講解完必要的交流技巧之後,總要強調,請不要在上班時間嚴肅地談你的業務,在顧客下班的時候約他到一個柔和的、放鬆的場合再談事情吧!
選擇談業務的環境和光線至關重要,至少不要讓自己帶有目的性的目光明顯暴露在清晰的光線下,灼傷對方,引起對方反感。
其次,當光線柔和,對方的表情你也不會看得特別清楚的時候,對方覺得拒絕你也不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他才能更加放鬆,沒有任何思想壓力地聽你說話,認可你的觀點,反而更加不會拒絕你。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不僅僅是談業務、談客戶。拿簡單的交往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光線強烈的場合,彼此都會關注到對方的表情。誰也不想先把自己內心的秘密泄露出來,大家就會戒備,把自己放到一種緊張的狀態。
當緊張的狀態形成之後,人的心理就不大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
讓對方放鬆也是你的工作任務,不要期待一見麵在緊張的公事公辦的氛圍裏就能簽合同。所以有人說,銷售是壓抑自己欲望的一個工作,第一次見麵就是為了讓他放鬆,逐步被信任,而不是簽約。
現實生活中,別說兩個人的心靈和思想的碰撞,就是順利交流,說出自己的真心話都很難。所以,真正重要的事情未必隻能在正式的場合,想做業務的你不妨約客戶去一個放鬆的、光線柔和的場合談事。例如,去一個安靜的茶樓,茶的清香讓人放鬆,音樂讓人舒緩,遠離了辦公環境的人自然地就會放下一些戒備。
最後還要說的一點是,談事情的時候不要緊緊盯住對方的眼睛,這麼直接的目光會暴露出你的功利心,這將比任何光線都讓對方感覺到刺眼。
墨菲定律
——怎樣處理工作中的失誤
墨菲定律的得名和美國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有關。墨菲上尉有一個同事,這個同事的運氣非常糟糕,墨菲上尉就開了這樣的一個玩笑,他說:“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這個倒黴的同事去做就一定會弄糟。”這句話被很多人傳開了,因為大家都認可這樣的一個規律。那就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實際上,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鬱悶的事情,閉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早上去等公交車,當你要坐1路車的時候,眼前出現的總是2路車,當你需要乘坐2路車的時候,一輛輛的1路車開過去了,2路車怎麼等也不來;當你終於決定要打車的時候,發現所有的出租車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當你不需要出租車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空車在你周圍開著,隻待你的手一揚,車隨時就停在你的麵前。還有的時候,一個空水杯常常安安穩穩地待在桌子上,可是當你剛打滿水,一杯水就全都灑了出來,如果這時候,桌子上正好有一份重要的文件……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失誤,墨菲定律也告訴人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一個人的經驗有多豐富,大腦有多縝密,錯誤都有可能會發生。職場中的錯誤更是常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公司的業務都可以這樣界定,公司業務就是反複出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
個人難免失誤,但是如何處理工作中的失誤,這才是更重要的。墨菲定律的積極意義在於提醒人們錯誤的正常性,處理自己失誤的關鍵一步在於能不能冷靜麵對。打個比方說,一家速遞公司在給顧客遞送郵件的過程中發現不能按時送達,這個失誤是必然要產生的。積極的處理方法就是立即給顧客打電話表示歉意,然後推測出快件到達的大概時間,這樣就便於顧客準時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動,就不至於大為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