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求人之時:摸透心理好辦事(3)(3 / 3)

製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之前,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看一看對方的關注點在哪裏。隻有那些能引起客戶興趣的話題才可能使人與人的溝通充滿生機。客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馬上就對你的產品產生興趣的,這需要銷售人員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到和客戶的一致點。

應把握對方真實的態度,尋找積極的、可以讓人接受的觀點,然後再進行自然的交流。對於人們的溝通來說,自然的交流遠遠比為了推銷而說恭維話好得多。因為恭維話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讓人聽起來心情舒暢的,有時反而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說話的人處於進退維穀的尷尬境地。

遞“心理名片”還要找一個合適的時間,這樣才不顯得突兀,讓對方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下接受你的目的,而不是在警覺中敵視你,這才是最好的交流狀態。交流的時候不要太著急,用委婉的語句給對方思考的餘地,效果反而更好。

比馬龍效應

——你想成功,總有人幫你成功

比馬龍效應有很多名稱,還被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或“期待效應”,這個效應是從一個古希臘故事那裏得來的。

傳說,塞浦路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非常熱愛雕塑。有一天,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皮格馬利翁給少女取名叫蓋拉蒂,他久久地看著這個少女,感覺自己愛上了她。

於是,他給蓋拉蒂穿上美麗的長袍,而且希望少女能夠接受自己的“愛意”。有一天,當他再次走到雕像旁凝視著雕像的時候,雕像發生了變化。它的臉頰慢慢地呈現出血色,它的眼睛開始釋放光芒,它的嘴唇緩緩張開,對著皮格馬利翁嫣然一笑。

後來,蓋拉蒂居然開始說話了,它完全變成了皮格馬利翁夢中的美人!這是一個傳說,但是這種心理學效應在生活中是一條“鐵律”。我真的很喜歡一些美國人那種由衷的自信,不管他們有多老,長得有多麼肥胖,唱得有多麼難聽,他們都會認為自己是美麗的,都能自信滿滿地去參加選秀。在職場中流行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其實這也是對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生動注解。

想一想,在工作中沒有一個人是單槍匹馬就能做好工作的,一個項目的開展是需要多方麵的因素促成的,很難想象,沒有上級和周圍人的支持,一個人可以創造巨大的價值。這時,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當周圍人都說不行的時候,這個人會發現自己真的“不行”了。因為大家的懷疑能夠動搖人的信心,而且行動上的不支持也會增添巨大的阻力。

怎麼樣才能讓別人說你行呢?這是讓很多人迷茫的一點。在這裏,我要說的是,那些被人評價不行的人是因為自己先給別人傳遞出“我不行”的信號!一個人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必須先從有想成功的欲望開始,如果你有,就總有人幫助你成功;如果你心裏沒有,就永遠遇不到你的貴人。

韓曉玉是一個非常自卑的女孩。她所在的單位,大家的學曆都比她高,剛入職的時候,同事們談論什麼事情,她傻傻地說自己不懂,有人就非常誇張地說:“天呀,你連這都沒聽說呀,真難以相信。”想到這裏,她的內心就會非常脆弱。

她不想一直這樣下去,因為她懂得自卑的心理會阻礙她在工作中的發揮,沒有辦法,她隻能硬著頭皮“裝”。她把自己裝扮成一個自信的女性。

從全套的“職場麗人”的裝扮到行為細節的糾正,韓曉玉讓自己一定要表現出自信的、積極的氣質。她不再心虛地和別人說話,她的聲音爽朗幹脆,而且不懂的事情,她會馬上去網上查出來,以前她的時政知識非常匱乏,她就給自己訂了三份報紙,定期看報紙,裝作很關注國家大事,重要的是她也能強迫自己把訂的報紙一字不剩地看完,大家討論的時候,她也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遇到公司開會,領導征集大家意見的時候,不管別人怎麼樣,韓曉玉都積極思考,然後強迫自己發言。

短短的兩個月過去了,韓曉玉感覺周圍的氛圍發生了變化,沒有哪一個同事再敢輕易地嘲笑她。大家覺得她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因為她給大家建立的形象就是這樣的,也沒有人質疑她學曆低、沒有頭腦。相反,大家一致認為,韓曉玉雖然低學曆,但能和自己共事,更加證明韓曉玉必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