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待人之道:迎來送往有規律(2)(1 / 3)

這一次,顧非凡真的抓住了機會拿到了一個大客戶,而且最讓客戶印象深刻的是,原本隻是隨便問一問產品的事情,但顧非凡講述的專業程度卻讓客戶大為歎服,這都得益於顧非凡之前作的努力。所以,這一次,他在所有人的讚歎中超額完成了年度銷售指標。

很多人認為職場的運氣非常重要,還有人認為做銷售就是靠運氣,靠運氣碰到大客戶、大貴人。但實際情況是,萬分之一的機會來臨的時候,對自己有希望,跑了很久長跑的人才能把握住這次好運,很多貌似運氣的事情中往往蘊含著很大的必然性。

一個人為什麼會遇到貴人,我們總是會人為地分析很多因素,例如他有心計、會籌謀。其實,一切雖不簡單,卻也沒那麼可疑。差距有可能在於,當我們懷著羨慕妒忌恨去瞎琢磨的時候,他隻是默默地、忍耐地、平靜地走了很長的路,走了很久、很久,最終碰到欣賞他並帶領他向上走的那個人。

成功的人都是在機會來臨前就作好準備的人。環顧周圍,每一個站在頂端的人都是從磨煉中過來的,而不是學校裏培養出來的。這是一個在希望中絕望,在絕望中重生的過程。

當然,對於本書而言,並不是要喊口號,而是要提出實用的指導。的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在麵臨打擊的時候越挫越勇,不怕挫折。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如果一直努力都沒有成效,絕望就真的會偷偷來襲。

其實,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順應自己的心理,這裏說的不是順應自己的絕望,而是順應自己的心理,允許自己有哭泣和軟弱的時候,這是對自己情緒的一個疏導。所以,真正的智慧非常簡單,就是疲倦的時候歇會兒,休息好了再接著找方法,與困難鬥爭到底!不值得定律

——天底下沒有圓滿的工作

不值得定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種心理。簡單點說,就是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判斷標準,那就是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他的內心就會產生抵觸情緒,更談不上投入和發展。

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即使做一份低層次的工作也有很多人覺得是值得的,當別人問起的時候可以大聲地報出自己公司的名字;如果在小公司,即使開始就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可能還是覺得自己屈才。可是,工作畢竟不是用來炫耀的,一個人隻有正確地看待自己的選擇,才不會在別人的評價裏迷失。

職業是人生的必要選擇,當代社會很少有人可以脫離職場生活。對待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有人覺得自己幹的工作乏味透頂,有人覺得自己的工作天下第一。這都是個人的感覺。

一位心理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為了實地了解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映出來的個體差異,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工人們進行研究。

他問一個工人:“你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不耐煩地回答:“還能幹什麼,不就是敲石頭嗎?”

心理學家問第二個工人:“你在做什麼?”

第二個人歎了口氣,說:“為了生活,敲石頭再累也得堅持下去。”

心理學家問第三個工人:“你在做什麼?”

第三個工人一邊幹著活,一邊說:“知道嗎,將來這裏會有一個非常雄偉的建築,我就正在從敲石頭這個基礎工作開始。”

這就可以看出來,三個人的反應不同,精神世界完全不同,幹勁當然也不同。實際上,天底下沒有圓滿的工作,即使一份工作是一個人夢寐以求的,但是時間長了也會失去新鮮感。所以,衡量工作的標準不是簡單的好與壞,待遇怎麼樣,而是一個人的內心判斷,把家務定義為繁瑣勞動的人,和把家務定義為帶給家人幸福感的人,他們付出的絕對不一樣,得到的也不一樣。

為什麼有的人在工作中,總有那麼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和處理;有的人卻覺得工作是日複一日的重複,根源就出在兩類人內心的天平有所不同。一個人如果想要有好的發展,首先應該考慮到自己的付出,要發自內心地把自己選擇的工作當作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這樣就會發現工作中的樂趣。

下麵要講兩個人的故事。

趙剛和範磊同時大學畢業,進了同一家軟件公司從事軟件開發。

公司的規模不是特別大,領導非常重視這兩個大學生。趙剛覺得在這個公司裏麵,隻要被重視,再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作出成績,於是非常珍惜工作機會,兢兢業業地工作。不但完成本職工作,還學會分析別人的係統,去關注別人的開發思路和開發軟件的先進的一麵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