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待人之道:迎來送往有規律(4)(3 / 3)

在職場中也同樣如此。定期主動彙報工作進度,讓上級知道你的工作狀態是讓上級放心的關鍵。定期主動彙報工作進度會增加上級對你的信任感和支持力,沒有一個上級會把工作交給他不放心的下屬。有時候,一項決策在執行過程中,會因為局勢發生變化而不得不進行必要的調整。上司一般都會及時把調整後的方案通知執行的員工。

但是,領導也有疏忽的時候,如果員工能做到經常向上司彙報工作進度,員工就會及時得到消息;反之,不彙報工作,領導也忘記了通知,員工得到消息的時間就會被延緩。而在這段時間裏,這名員工所做的工作不但白費,甚至會給公司造成損失。

如果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有關負責人追究頂頭上司的責任,上司就會把責任全推到你的沉默上。要是在執行過程中,經常向上司彙報工作進度,上司就沒了推卸責任的借口,負責人也就不會因此而對這名員工進行處罰了。

丁莫言剛剛升職做了一個小部門的主管。他第一次當小領導,非常感激大領導的提拔,於是就想好好管理,給公司作出回報。

其實,丁莫言的部門隻有他和兩個同事。在丁莫言的努力下,這個小部門不斷爭取到新的合作,在丁莫言當主管的半年後,業務量是原來的三倍。業務增多固然讓大領導高興,但也讓丁莫言和同事們累得喘不過氣來。

丁莫言還是選擇了沉默,他愁眉苦臉地撐了三個月後,甚至忍不住私下抱怨大主管,怎麼沒看到他們這麼辛苦,還一直把新的業務交過來。甚至有的時候,非但沒有得到表揚,還挑剔他們做得不完美。

有一天,大領導找丁莫言談話,問到了近期公司產品的銷售量。

丁莫言一直有這樣的一個思路,那就是和自己的同事從小客戶入手。因為大客戶競爭太激烈,他選擇了一些小客戶進行公關,想先占領小客戶,再慢慢向大客戶滲透。

可是,大領導非但沒有表揚丁莫言和同事們所作的努力,卻這樣問道:“你還記得公司的銷售目標嗎?”

丁莫言說:“一年後,我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要達到12%。”說到這裏,大領導的臉色非常不好看,說:“那就請你把精力放在開發大客戶身上!”

丁莫言爆發了,他說:“本來我們就人手不夠,如果要談大客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人,我都快撐不住了!”

沒想到領導又開始責怪他:“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我一直等著你來跟我多要幾個人,沒想到你竟然什麼都沒說。所以我以為,你這個部門可以勝任更多的工作量,是你的沉默製造了自己和你那個部門同事的負擔!”

在工作中,我們因為對上司的意圖理解得不全麵而使工作發生偏差,導致勞而無功。有的時候,自己一肚子的委屈,還聽到領導這樣說:“如果不是因為一直以來你什麼都不說,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今天你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這句話曾經讓很多人鬱悶過,很多人的確存在和領導的“溝通障礙”,遇到困難的時候怕開這個口會讓領導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事實真相是:如果你善於卸責,那就不太可能被主管信任;但如果你不懂得為自己爭取應得的,你也還是咎由自取,也不配擔大任。

其實,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彙報是非常有意義的。具體可以這樣做:直接給領導結果。上司都很忙,沒有時間聽你的長篇大論。如果你的彙報過於冗長,很可能會引起上司的反感,這樣就會得不償失。所以你要先說結果,而不是去描述過程。比如:“領導,我現在已經安排好工作事宜,等候您的通知,我隨時可以出差!”

還要注意打破沉默,向領導彙報的時間要及時。彙報也具有時效性,及時地彙報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力。當你完成了一項棘手的任務,或者解決了一個疑難問題的關鍵,這時馬上找上司彙報的效果最好,拖以時日再向上司彙報,上司可能已經失去對這件事情的興趣。還應作好周計劃和周總結並及時提交,讓自己成為一個讓上級放心的下屬。

及時向上司彙報,還會使你與上司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上司會主動對你的工作進行指導,幫助你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從眾效應

——讓公司不安的“小團體”

從眾效應是這樣一種心理學概念: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真實的或者猜測的群體壓力下,在思想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行為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隨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