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之道(1)(2 / 3)

曆史記載:東漢時期,肅宗即位,立母親馬皇後為太後,章帝又打算賜封各位舅父,但馬太後不同意。適逢天旱,有人上書說是因為末封外戚的緣故,於是有關部門奏請依照舊製賜封。馬太後下詔說:“那些上書建議封外戚的人,都是要向皇帝獻媚,以謀求好處罷了。從前,王氏家族一日之內有五人一起封侯,而當時黃霧彌漫,並末聽說有天降好雨的反應。外戚富貴過盛,很少不歸於傾覆。所以先帝對他的舅父慎重安排,不放在朝廷要位,還說:‘我的兒子不應與先帝的兒子等同。’如今有關部門為什麼要將馬家同陰家相比呢!況且衛尉陰興,受到天下人的稱讚,宮中的使者來到門前,他連鞋都來不及穿,便急忙出迎,如同蘧伯玉一樣恭敬有禮;新陽侯陰就,雖然性格剛強,略微莽撞,然而胸有謀略,攻城占地,議論戰略戰術,朝中無人能與他相比;原鹿侯陰識,為人勇敢忠誠而有信義。這三個人都是天下群臣中的出類拔萃者,難道能比得上嗎!馬家比陰家差遠了。”她堅持不同意賜封。章帝看到馬太後的詔書後悲哀歎息,再次請求,太後回答說:“我反複考慮此事,希望能對國家和馬氏雙方有益,難道隻是想博取謙讓的名聲,而讓皇帝蒙受不施恩於外戚的怨恨嗎?從前竇太後要封王皇後的哥哥,丞相條侯周亞夫進言:‘高祖有規定,無軍功者不得封侯。’如今馬家沒有為國家立功,怎能與陰家、郭家那些建武中興時期的皇後家相等呢!我曾觀察那些富貴之家,官位爵位重迭,如同一年之中再次結果的樹木,它的根基必受損傷。況且人們所以願封為侯,不過是希望上能以豐足的供物祭祀祖先,下能求得衣食的溫飽罷了。如今皇後家的祭祀由太官供給,衣食則享受禦府的剩餘之物,這難道還不夠,而定要擁有一縣的封土嗎?我已深思熟慮,你不要再有疑問!”

這不僅是馬太後能居高思傾、居安思危、處己以虛、持而不盈,而且是她希望章帝的各位舅父處於“虛而不滿”之中,以避免將來遭到大臣的嫉妒而身敗名裂的下場。在這段話裏,我們能讀出馬太後公正無私和認識大體的胸懷。

《韓非子·飾邪》中說:“私義行則亂,公義行則治。”《薛文清公讀書錄·體驗》中說:“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向隅。”為人公正,就能走遍天下;心中存私,則將到處碰壁。公正無私,對於社會的安定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

抵製誘惑——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臭。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12章》)

[今譯]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濃厚的雜味使人舌不辨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聖人隻求三餐溫飽,不逐聲色之娛。所以應當舍棄物欲的誘惑和華而不實的虛名,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按語]

河上公: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也。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不能聽無聲之聲。爽,亡也。人嗜五味於口則口亡,言失於道味也。人精神好安靜,馳騁呼吸,精神散亡,故發狂也。妨,傷也。難得之貨,謂金銀珠玉。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妨傷神辱也。守五性,去六情,節誌氣,養神明。目不妄視,妄視泄精於外。去彼目之妄視,取此腹之養性。

淮南子: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嘩耳,使耳不聰;五味亂口,使口爽傷;趣舍滑心,使行飛揚。此四者,天下之所養性也,然皆人累也。

誘惑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名利的誘惑、金錢的誘惑、聲色的誘惑、美食的誘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麵對誘惑,沒有好奇和心動是不正常的,關鍵在於在誘惑麵前你如何把握自己。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大臣公儀休,是一個嗜魚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以後,魯國各地有許多人爭著給公儀休送魚。可是,公儀卻正眼不看,並命令管事人員不準接受。他的弟弟看到那到多從四麵八方精選來的活魚都被退了回去,很是可惜,就問他:“哥最喜歡吃魚,現在卻一條都沒有接受,為何?”

公儀休很嚴肅地對弟弟說:“正因為我愛吃魚,所以才不接受這些人送的魚。你以為那幫人是喜歡我、愛護我嗎?不是。他們喜歡的是宰相手中的權,希望這個權能偏袒他們、壓製別人,為他們辦事。吃了人家的魚,必然要給送魚的人做事。執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長日久哪能瞞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會被人撤掉。到那時,不管我多想吃魚,他們也不會給我送來了。我也沒有薪俸買魚了。現在不接受他們的魚,公公正正地做事,才能遠地吃魚。”

人非對賢,很難讓自己一輩子清心寡欲,不產生一絲邪念。然而,人的高尚和可貴就在於麵對外物的引誘,善於運用自己的理智抵製誘惑。

有一個走私犯,由於警方追捕太緊,他靈機一動,帶著所有的走私貨物,躲進了一家破舊的教堂裏。他請求牧師答應他將走私貨物藏在教堂的閣樓裏。那位虔誠的牧師當然立即拒絕了走私犯的要求,並要此人馬上離開,否則他就要報警。

“我給你一筆錢,以報答你的善行,你看20萬怎麼樣?”走私犯苦苦哀求。牧師堅定地說:“不!”“那麼50萬呢?”走私犯忍痛加碼。牧師依舊拒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