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知止所以不殆
[原文]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老子·第32章》)
[今譯]
名稱既已製定,就要知道各自的限度,知道各自的限度,守好本位,就不會有危險。
[按語]
河上公:既,盡也。有名之物,盡有情欲,叛道離德,故身毀辱也。
王弼:遂任名以號物,則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
世事如浮雲,瞬息萬變,不過,世事的變化並非無章可循,而是窮極則反,循環往複。《周易·複卦·彖辭》說:“複,其見天地之心乎!”又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中國人從周而複始的自然變化中得到心靈的啟示:“無平不陂,無往不複。”老子要言不煩地概括為:“反者道之動。”人生變故,猶如水流,事盛則衰,物極必反。生活既然如此,做人就應處處講究恰當的分寸。
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廉頗做人太絕,不得不肉袒負荊,登門向藺相如謝罪。鄭伯說話太盡,無奈何掘地及泉,方能見母。故俗言道:“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麵。”凡事都能留有餘地,方可避免走向極端。特別在權衡進退得失的時候,務必注意適可而止,盡量做到見好便收。
一個聰明的女人懂得適度地打扮自己,一個成熟的男子知道恰當地表現自己。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明人許相卿說:“‘富貴怕見花開’,此語殊有意味。言已開則謝,適可喜正可懼。”做人要有一種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時莫忘回頭,著手處當留餘步。此所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傳》,謂做人當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時人以為智見。反其道而行,結果必適得其反。
君子好名,小人愛利,人一旦為名利驅使,往往身不由己,隻知進,不知退。尤其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生活中,不懂得適可而止,見好便收,無疑是臨淵縱馬。
劉邦初定天下,封蕭何為宰相,一時之間,有不少人都登門向他道賀,唯有一個叫召平的人提醒蕭何:“你的災禍可能會從此發生。現在皇上離開京城,率兵打仗去了,增封你為宰相,掌管護衛兵,一方麵是為了討好你;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警戒你。如果你現在辭退增封,獻出自己的財產做軍費,皇上一定會很高興,也會減少心中的疑慮。”蕭何仔細一想,認為有理。於是,他照著召平的建議去做,把自己的子弟送到軍中隨劉邦作戰,又把自家的資財捐輸到前方做軍費,高祖果然高興。黥布叛變的時候,高祖帶兵親自去討伐。留在後方的蕭何則全力撫慰百姓,安定民心。有人見他這樣投入,勤勤懇懇,非常擔心,就勸他說:“相國小心一家人遭殺身之禍啊!自從你入關十多年來,收攬民心,人們打心眼裏敬重你,陛下知道你是眾望所歸,所以常常派人打聽你的動向,唯恐你忘恩負義背叛他。你如果想保全家人的性命,從今天開始就要破壞形象,把聲望壓下來,才能讓陛下安心。”蕭何細一思量,認為他有理,便昧著良心,沒收百姓土地,擾民、亂民,使百姓怨聲載道,蕭何的威信當然也下降了。更妙的是,蕭何故意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貪圖小利,使劉邦認為他胸無大誌而放心。然而劉邦哪裏知道,這正是蕭何采用的避災自保的策略。
李靖曾《題六和塔》詩說:“經從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今日始知高處險,不如歸去臥林丘。”一個人能體會到“高處險”,自然能居安思危。溢滿思退,就能知足知止,淡泊藏用;知足知止,就能不驕不矜,無得無失。
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曆代之中,有多少英雄豪傑,功敗垂成。稍有成功,事業稍大時,便自滿得意,驕矜無忌,貪得無厭,樹敵無數,惰怠荒廢,隨心所欲,不知謹守不失的道理。要想謹守不失,全在於知足知止。知足知止,就知道創業的艱難,就能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莊子借北海之神的口氣說:“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達事理;通達事理的人,一定明智而隨機應變;明智而隨機應變的人,不會受到外物的傷害。道德崇高的人,火不能燒他,水不能淹他,寒暑不能損傷他,禽獸不能傷害他。這不是說人有意去觸犯有害之物,而是說能察安危,對禍福的來臨冷靜對待,謹慎進退,所以無法加害他。因此說,不要用人事毀滅天然,不要用世事毀滅天命,不要因考慮得失而為功名做出犧牲。牢記這些道理,就達到了返歸真性的境界。”
了解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33章》)
[今譯]
認識別人的叫做機智,認識自己的才算高明。
[按語]
河上公:能知人好惡,是為智,人能自知賢不肖,是為反聽無聲,內視無形,故為明。
王弼: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人啊,認識你自己吧。“這是一句刻在古希臘特而斐神廟中阿波羅神的神諭。老子說:“自知者明。”有兩個故事最能說明人要有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森林中,動物在舉辦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賽。老牛走上台,動物們高呼:“大!”大象登場表演,動物也歡呼:“真大!”這時,台下角落裏的一隻青蛙氣壞了,難道我不大嗎?它一下子跳上一塊巨石,拚命鼓起肚皮,同時神采飛揚地高聲問道:“我大嗎?”“不大。”台下傳來的是一片嘲諷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