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孫子談戰爭(1)(1 / 3)

戰爭是國君、將帥“不可不察”的“國之大事”,因為它關係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由此,再發散性思維到人生,人生中的一切衝突、對抗是個人的大事,它關涉到個人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要認真審察。

戰場上,軍隊有的道路不要去走;人生中,做人有的道路也不能去走,比如犯法的道路,有損人格的道路,傷害別人的道路。我們做人做事,社交處世,要走正道,不能走邪路,必須腳踏實地時時謹行,處處慎獨,守住做人的底線,做個好人。

孫子講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從根本上講,也是靠力與懾來實現的。正是由於虎的凶猛無比,才產生出懾魄的虎威,而貓長得再像虎,也產生不出虎的威來,原因也在於此。

慎戰——兵者,國之大事

[原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計篇》)

[今譯]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曆代論引]

杜牧曰:《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國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於兵,故須審察也。

李筌曰:兵者,凶器。死生存亡,係於此矣。是以重之,恐人輕行者也。

賈林曰:地,猶所也,亦謂陳師振旅戰陣之地,得其利則生,失其便則死。故曰死生之地。道者,權機立勝之道,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故曰不可不察也。《書》曰:“有存道者,輔而固之;有亡道者,推而亡之。”

[兵法劄記]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是《孫子兵法·計篇》的開頭語,也是整部《孫子兵法》的開頭語,體現出戰爭的嚴重性,顯露出孫子的“慎戰”思想。戰爭是殘酷而慘烈的,搞不好會導致國破家亡。因此,戰爭雙方都希望一舉戰勝對手,增強國家實力。

在現實中,戰局變化多端,沒有人能穩操勝券。在戰爭中失敗的一方,後果不堪設想,而勝方也有可能遭受巨大損失。五代時,宋太祖趙匡胤穩定了內部以後,準備出兵統一全國。打到最後,隻剩下南唐和吳越兩個國家。當時,南唐的國主是李煜,曆史上稱為南唐後主。

李煜平時縱情詩酒,沉溺聲色,疏於政務,對戰爭及國家大事一竊不通;既不詣事,又不識人,輕易中了趙匡胤的反間計,殺害了自己能征善戰的大將林仁肇和忠臣潘佑,以致在宋軍壓境之時,束手無策,最後隻好光著身子自縛請降。這位精於詩詞、音樂和書畫的南唐後主,由於不懂得“存亡之道”,忽視國家的政治和戰爭,終於釀成了國破家亡的慘劇。因此,《孫子兵法》開篇即強調:戰爭關係“死生”與“存亡”,應仔細思量和研究。

[人生感悟]

戰爭是國君、將帥“不可不察”的“國之大事”,因為它關係到“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由此,再發散性思維到人生,人生中的一切衝突、對抗是個人的大事,它關涉到個人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要認真審察。

俗話說:“男兒出門一步,就有七個敵人。”對現代人而言,敵人真是不勝枚舉,如商敵、情敵、棋敵、牌敵、考敵等。其實,既然同樣是人,為什麼要為自己設下那麼多的敵人?為什麼要那麼懷恨別人?這種朝朝暮暮與人為敵的人,終有一天,會變成冷酷無情的人。

有的人一旦對立場相左的人產生恨意時(即使是假想敵),就會千方百計地攻擊對方,直到徹底打倒對方為止。還有一些人,抱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心理,如果挨了一拳,一定要還以三拳才肯罷休。如此一來,不但永遠無法和解,還會增加彼此之間的憎恨,落得兩敗俱傷,最後同歸於盡。

為了避免產生這種現象,我們應該盡量欣賞對方的成就,體諒對方,而不是播下仇恨的種子。

美國的議會秘書任期也和議員一樣,一年一選。這年,經營印刷業的富蘭克林獲得了議會秘書的提名。富蘭克林非常想當選,不但這項工作很適合他,還能拿到一份報酬,更重要的是,這項工作能使富蘭克林同議員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取得印刷選票、法律文本、紙幣等印刷業務,能獲得更多的客戶和利益。

但是,富蘭克林的提名遭到一位新任議員的強烈反對,那位議員發表了一個演說,將富蘭克林批評得一文不值,他認為富蘭克林資曆太淺,不是議會秘書的最佳人選。

麵對這樣一位出其不意的對手,富蘭克林開始很頭痛了一陣子,不過他還是想出了辦法來化解兩個人之間的矛盾。

富蘭克林了解到這位新議員家產殷實,受過高等教育,是個有名的紳士,他的才能和影響會使他在一定時間內對議員們產生作用,後來證實的確如此。他又打聽到新議員收藏有一本罕見的珍本書,於是,他就寫了一張便條,表達了熱切想看到這本書的願望,請求他能借給自己看上幾日,新議員慷慨地借給了他。

一周後,富蘭克林把書送還,又附上一張便條,誠摯地表示了熱情的謝意。在他們下次見麵時,新議員十分客氣地同富蘭克林說,以後隨時都願為你提供服務。不久,富蘭克林如願以償當選議會秘書,同時他們成了好朋友,這種友誼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它說明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對手、敵手、對立麵,與其怨恨報複、對抗、無味的攪局,倒不如謹慎地、不卑不亢地先求助於對方,以此博取對方的好感而消弭以往的情緒和芥蒂更為有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