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孫子談戰爭(3)(2 / 3)

因為拿不定主意而搖擺不定的人,無論他其他方麵多麼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總是容易被那些堅定的人擠到一邊,因為後者想做什麼,立刻去做。可以這樣說,擁有最睿智的頭腦不如擁有果敢的判斷力。

成千上萬的人在競爭中潰敗而歸,僅僅因為耽擱和延誤。而數不勝數的成功者因為在關鍵時刻冒著巨大風險,迅速做出決定,創造了財富。

智者說:“使一個人形成果斷決策的個性,是生命成長中道德和意誌訓練方麵最重要的工作。”

“果斷決策的習慣對我們非常重要,以至於經常要準備冒險做出不成熟的判斷或采取不利行動。對一個人來說,偶爾做出錯誤的決定,總比從不做決定要好。”

有一個父親想用金錢買回在戰場上被敵軍俘虜的兩個兒子。這個父親願意以自己的生命和一筆贖金來救兒子。但他被告知,隻能以這種方式救回一個兒子,他必須選擇放棄哪一個。這個慈愛而飽受折磨的父親,非常渴望救出自己的孩子,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但是在這個緊要關頭,他無法決定救哪一個孩子、犧牲哪一個。這樣,他一直被去選擇哪一個兒子而難以做決定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結果都被處決了。

快速決策和異常大膽使許多成功人士渡過了危機和難關,而關鍵時刻的優柔寡斷幾乎隻能帶來災難性後果。

協同配合——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

[原文]

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孫子兵法·九地篇》)

[今譯]

善於統率軍隊的人,能使部隊像靈蛇率然一樣,率然是恒山的靈蛇。

[曆代論引]

梅堯臣曰:相應之容易也。曰:蛇之為物也,不可擊;擊之,則率然相應。

張預曰:率,猶速也;擊之則速然相應。此喻陳法也。《八陳圖》曰:“以後為前,以前為後,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衝其中,首尾俱救。”

[兵法劄記]

這是孫子使用的一個比喻手法,在這句話後麵,孫子說出率然蛇的生理特征:“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別具一格地以率然蛇比喻作戰部署的協同配合,令人耳目一新。

管理部隊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將帥要使軍隊能夠協調一致,形成整體的作戰指導思想。孫子認為,作戰是兩軍集體力量的較量,而不是個體之間的鬥勇角力。這種“治眾”、“鬥眾”的指揮藝術,需要具備統軍禦眾的才能,指揮三軍像指揮一個人一樣,使各部隊之間,能夠相互策應,相互配合,相互救援,像“率然之蛇”一樣首尾相顧,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古戰場上,盡管用兵比較簡單(如麵對麵的拚殺),戰場也比較單一(如平原、山地、或水上),但仍離不開協調的作用,像孫子講的“言不相聞,故為金鼓;初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故夜戰多用火鼓,晝戰多用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的”也是協調的一般手段和作用。實際上,早在孫子之前,協調就已廣泛地運用於戰場了,有的還達到了比較複雜的程度,如“布陣”,就是一種較高的協調藝術。總之,戰爭中隻要有進攻戰、包圍戰、夾擊戰、伏擊戰等,都離不開協調的作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