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孫子談將才(3)(3 / 3)

“愛民,可煩也”。愛民本是一種好品格,然而愛民又必須同審慎結伴而行,才不至於貽誤戰機。愛民過了頭,惟恐傷了老百姓而一味地掩護人民,就會因不願煩擾百姓而耗時耗力。我將帥愛民品格若被敵知,則敵軍往往會用奇兵襲擾百姓,這就可以引誘“愛民”的將帥出戰,從而使我中敵計而招戰敗。

[人生感悟]

孫子用“將必五危”告誡將帥們在臨敵運用時應精於變通,他不是一概否定“必死”、“必生”、“忿速”、“廉潔”、“愛民”,而是強調凡事不可過分,應較之以利害,把握好“度”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之初,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任與支持,便在國都鹹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杆,聲明說,誰能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去,便賞他十金,事小而賞,老百姓都覺得很奇怪,誰也沒有幹。商鞅又宣布:“能搬到北門去的,賞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中年漢子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搬了過去,商鞅立即給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他說話是算數的,接著便頒布了變法的命令。

頒行一年多,但反對者無數,連太子也不以為然,再犯法。商鞅說:“變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貫徹執行,是由於上層有人故意反抗。”便想拿太子開刀,刑之以法。可是太子是國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結果便拿太子的兩個老師當替罪羊,一個被割掉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了字。當時商鞅甚得秦孝公的寵信,權勢極盛,太子拿他也無可奈何。

商鞅的變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經過十幾年的時間,秦國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充實,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由一個西部的邊鄙小國一躍而成為七雄之首。

然而,正當商鞅的權勢如日中天之時,秦孝公死了,太子繼位,是為秦惠文王。他一上台,他的老師便出麵告發,說商鞅想要謀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離鹹陽,當他來到潼關附近想要投宿,旅店的主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絕收留他,說道:“根據商君的法令,留宿沒有證件的客人是要進監獄的!”商鞅這才是真正的作法自斃,他走投無路,被收捕,車裂(即五馬分屍)於鹹陽街頭,家人也被滅族。

商鞅,作為一個改革家,在改革大業上他是一個英雄,但在如何做人上他卻是個失敗者,沒有把握好分寸,以至讓自己死於非命。

目標很重要——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

[原文]

知兵者,動而不速,舉而不窮。(《孫子兵法·地形篇》)

[今譯]

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戰術變化不致困窘,

[曆代論引]

杜牧曰:未動未舉,勝負已定,故動則不迷,舉則不窮也。一雲“動而不困,舉而不頓”。

陳(白皋)曰:窮者,困也。我若識彼此之動否,量地形之得失,則進而不迷,戰而不困者也。

梅堯臣曰:無所不知,則動不迷暗,舉不困窮也。

王皙曰:善計者不迷,善軍者不窮。

張預曰:不妄動,故動則不誤;不輕舉,故舉則不困。識彼我之虛實,得地形之便利,而後戰也。

[兵法劄記]

孫子在討論“知勝之道”時,認為賢能的將帥,必須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僅要了解敵人,還要了解自己;不僅要懂得天時,還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說,必須把敵我雙方的情況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戰役決心,選擇好戰役的突擊方向,這樣的“知兵者”才能“動而不迷,舉而不窮”。他打起仗來絕不會感到迷惑,他采取的作戰措施一定會變化無窮而不困窘。

在《說苑》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代,齊大半國土都被燕占領。這時,齊國田單將軍率部下以火牛陣奮勇抗擊侵略軍,收複失地,並乘勢割據燕國許多城池。因田單救國有功,被封侯,並領有采邑。

不久,北方狄人作亂,為害中國。國君又派田單去迎敵。行前,田單拜訪魯仲連,征求他的意見,魯對他講:“將軍此度戰狄人,恐難以攻下城池。”

田單聽後,心中不悅,答道:“我田單曾以5裏方圓的內城及直徑隻有十裏的外城防禦工事,恢複了整個齊國,怎麼會打不過狄人呢?”以此結束了與魯的談話,憤憤登車而去。

果真如此,田單領軍與狄人對壘,交戰三月,也無破狄人城池之計。當時,齊國小孩都編兒歌,以諷刺田單軍隊。

如此勢態,田單忽想起臨行前,魯仲連說過的話,便又去拜訪求教,他謙遜地說:“在下不察,沒有聽信先生言,以致戰勢不理想,敢請賜教個中原因?”

魯仲連答:“上次將軍守墨城,國家危在旦夕,身為大將的您,如果不複存在,您也無法脫身,說不定要論為階下囚,唯有帶領士兵立下拚死一戰的決心,奮力衝出重圍,才有生的希望。因此,全軍士氣高昂,其勢銳不可當,這是您上次勝利的原因。